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金融资本 > “国务院:加大金融支持公司“走出去”力度”

“国务院:加大金融支持公司“走出去”力度”

2021-06-02 16:12: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202字,读完约3分钟

 

李克强总理于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着力推进金融支持公司“进军海外”,推动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促进升级。 明确决定进一步利用财政存量资金,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服务的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分享快速发展的成果和奔小康生活。

进一步利用财政存量资金

李克强总理于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着力推进金融支持公司“进军海外”,推动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促进升级。 明确决定进一步利用财政存量资金,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服务的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的措施,分享快速发展的成果和奔小康生活。

会议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金融对公司“走出去”的支持,是稳定增长、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促进中国特色和充裕的产能走出去、促进中外产能合作、快速发展空之间,促进中国产品 认为可以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进入中高级水平。 会议明确,一是简化审批手续,方便“走出去”。 事先向有关部门登记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变更为汇兑资金时直接在银行办理。 取消国内公司、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 简化海外上市、并购、银行分行设立等审批手续。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帮助“走出去”。 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要尽保,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 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采取债权、基金等形式,为“走出去”的公司提供长时间的外汇资金支持。 三是健全政策体系,“走出去”服务。 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体系。 稳步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增加经营主体。 创新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大幅快速发展海外投资风险,合理降低保险费率,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 做好新闻、法律、领事等服务,加强协调,防止恶性竞争,加强风险防范,为中国公司、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国务院:加大金融支持公司“走出去”力度”

会议指出,中央与地方联动,充分利用各行业财政“沉睡”的资金,提高招聘效率,缓解财政收支困难,更好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拷贝。 会议决定,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一是回收并统一采用年度及上年度各级常规公共预算、部门预算、特别转移支付结转资金。 政府性基金项目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转入常规公共预算统一采用。 活用的资金将投入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行业。 二是全面清理财政专家,防止资金大量沉淀,不得在各地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家。 严禁非法支出,严格控制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范围和规模。 加强收入库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全额缴纳财政。 三是对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稳定调整基金的规模占有率设定上限,从明年开始不得在预算外重新设立债务准备金。 已经设立的纳入预算管理,促进资金科学安排,加快周转。 在水利投资运营、义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行业开展3年预算滚动试点,确保资金和项目的对接。 使公共费用更有效地为公众服务,造福人民。

标题:“国务院:加大金融支持公司“走出去”力度”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jrzb/9901.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 “杨凯生细说银行那点事 民营银行利率市场化网络金融”

      中国银监会30日邀请顾问、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出席第三届岭南论坛,就民营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封杀支付宝( Alipay )等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杨凯生认为,私人银行有三大误

  • “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首单落地”

      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最终落地。 9月9日,交银租赁在中国货币网公告,9月16日正式招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0.1234亿元,这将成为我国第一家试点资产证券化的金融租赁企业。

  • “网络金融监管第一击”

      互联网保险蕴含着模式、技术等创新的巨大能量,对以前流传下来的模式的冲击不容忽视,但由于无法做到,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始终处于“裸奔”状态,保险企业处于定位的确定

  • “三部门力推文化金融合作要点革新文化金融体制机制”

      上海新闻记者介绍,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今天发表《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在无锡召开全国首次全国文化金融合作会议,从地方文化部门、金融部门、地方

  • “中小券商再次打响突围战 偏爱网络金融”

    在今年上半年的票务生意走势中,中小券商几乎一直唱主角,大型券商看起来比较低调。 总体而言,网络金融、新三板、并购并购布局国际化是中小券商上半年创新的亮点,也是中小券

  • “交叉持股打造异样风景 从IPO影子股到参股金融”

    经过记者李琴赵阳戈 年,持股概念股在a股市场呈现独特风光,从6月开始的ipo影城股持续火爆至年末金融参股目标,关联股普遍大涨,众多强势领军人物直接翻倍,成就电影股传奇。

  • “QFII押宝沪港通和混改 大举增仓大蓝筹和金融股”

      从今年7月开始,qfii开始买入大型蓝筹股。 9月,qfii又密集交易了3次股票。 如此频繁的交易,使得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平台成交活跃,成交额环比增长3倍。 从qfii成交的股票来看,喜欢

  • “农行:支持欢迎网络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 601288 ) 25日宣布,为五大行年报打响了龙头炮。 数据显示,农行实现全年净利润1662.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比全年增长19%明显下跌。 分析师表示,近期发布的几

  • “土地资本“黑洞”扰乱金融市场周期”

    从一季度情况看,目前我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并伴随着金融风险加速显现。 这两种现象到底有没有关联? 如果有关联,到底是谁错了结果?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

  • “50亿元砸向三大ETF汇金增持 金融股集结号吹响”

    端午节过后,短短两个交易日,股市大幅波动,金融股低迷导致长期挣扎的抄家。 汇丰收购大银行和本保险引起市场关注,但碰巧的是,汇丰和进入市场的还有资金,他们的目标是重仓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