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真假钱荒背后:资金空转进入房地产等 助长金融泡沫”

“真假钱荒背后:资金空转进入房地产等 助长金融泡沫”

2021-06-25 05:20: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3367字,读完约8分钟

头上有百万m2,市场却多次出现“缺钱”。 “缺钱”绝不是真正的流动性供给不足,而是扭曲的银行资金结构、急需变革的经济结构的使然。 也就是说,不是经济运营缺乏资金,而是经济运营缺乏合理的资金计划。 处理“缺钱”已不是中央银行的存在。 只有调整实体经济结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和地方改革等配套政策,才是处理“缺钱”的根本措施。

“真假钱荒背后:资金空转进入房地产等 助长金融泡沫”

⊙记者李丹丹丹王媛○孙忠

“不洒基金的血和泪,只欠短债,借不到隔夜的七天资金。 hold无法承受9天的回购利率,无法承受季末的shibor登瑶台。 ”

有人说交易员的鲟鱼数量与债市走势、流动性相反,但它经历了6月份的“缺钱”和正在进行的流动性紧张,年交易员们绝对是鲟鱼行业最活跃的力量。

虽然在开玩笑,但这首诗形象地反映了资金方面的风云。 12月20日,7天回购后一整天的加权平均利率达到8.21%,创下下半年以来的新高。 这让人想起6月份惊险的流动性危机。

“缺钱”不仅蔓延到银行间市场,还迅速蔓延到其他行业。 住在浦东的赵先生毅然涉足股市,说道:“今年的回购总是有10%的利润,最低也有5%的利润。 靠干湿保证收入,在股市上吃了什么苦! ”

总之,在盘点的这一年,“缺钱”绝对是女人和孩子都知道的高频词。

而且,与市场资金饥饿作斗争的,是地位较高的货币供应量。 截至11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107.9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 现在,年m2超过年初制定的13%的目标,似乎是大致的比率。 钱,可以说一点也不缺!

两种现象矛盾背离,突然产生疑问——所谓的“缺钱”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缺钱”是真的,那么高速增长的m2和社会融资总量去了哪里? 如果“缺钱”是假货,市场上利率急剧上升为什么会到来?

“没有经历隔夜的30%不是好交易员”

“钱荒”的称呼来源于今年6月。 持续两周流动性紧张后,“钱荒”于6月20日深度发酵,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最高成交率为30%,7日间质质押式回购最高成交率为28%。

“没有经历过隔夜30%的交易员不是好交易员。 ”一家证券公司的交易员向上证报记者刺了脖子。 “你发中央票让我抓狂,缺钱,债台高筑。 过夜不好求,扔票最难过。 烧香寻求逆袭是什么时候? 我问周太郎。 一想就慌,苍茫,原野茫茫。 黑白照片,怕挂墙。 濒死中,吓得坐立不安,眺望西北,跪在中央银行。 ”这样悲壮的交易员版《江城子》在推特上也广为流传,“到达了心底”。

“真假钱荒背后:资金空转进入房地产等 助长金融泡沫”

6月以后,“缺钱”的影响没有消失,市场流动性在这半年内反而变得敏感脆弱。 如果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暂停回购,市场利率将很快上升。

12月19日是典型的例子。 当天,市场预期的14天回购依然缺席,加剧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许多期限品种资金价格持续上涨,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上涨至7.06%。 20日这种紧张局势仍在持续,通过7天的回购,全天的加权平均利率达到了8.21%。 上次是8%以上,是今年的6月19日。

据此,交易员的最新段子是:“今年最好的操作是6月20日出一笔钱,12月20日出一笔钱,各出半年,绝对战胜所有借款基数。”

“缺钱”的影响不仅局限于银行间市场,交易所的债市、股市、黄金市场常常随着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发生间歇性暴跌,回购利率、银行理财收益率、民间借贷利率暴涨。

陈先生是苏北路桥企业的老板。 据悉,到年底,许多民间借贷企业只借过桥资金,即3-7天内的超短期贷款,日息可达千分之六。

“从年初开始,梦里就开始做借钱的梦,头寸平,这两年越来越多了。 ”一位证券公司资深交易员对上证新闻记者表示,如今,当路上看到某人的牌照是“gc”的开始时,不由得会导致交易所回购gc001、gc007。 “满眼都是数字。 gc牌照后面的数字一高,马上就是‘亚历山大’”。

与市场资金饥饿密切相关的是高位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总量。 可以说,流动性总量一点也不不足,“毫无疑问,钱不够很奇怪。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币发行国。 ”。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日前撰文指出。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前11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6.0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92万亿元。

而且,就连市场上议论纷纷的“央妈不爱”,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也完全不可靠。 今年6月“钱荒”爆发时,央行净投入资金量达到年内单月最高的3050亿元。 从今年4月到11月,除了10月公开的市场网络回收外,剩下的都是网络投入。 最近,央行连续3天通过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 slo )累计向市场注入了3000亿元以上的流动性。

据国信证券称,从央行的角度看,从反映商业银行资金充裕度的超储蓄率来看,实际并未出现系统性下降,稳定在2.0-2.1%之间。 即使注意超额储蓄率的月度走势,2季度和3季度超额储蓄仍维持在1.6-2.1%之间,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不足。

因为“缺钱”和流动性总量缓和之间的矛盾值得怀疑。 特别是在6月末、12月末这样的特殊时期,为什么“刮风”会呈现出资金价格难以上涨的脆弱呢?

接近监管层的人不赞同“缺钱”的叫法。 他对记者说,“缺钱”是个伪命题,不是真实存在的。 现实中m2依然很高,很多客观数据摆在那里,说明银行流动性总体充裕,但市场还在制造“缺钱”的字眼。

6月的缺钱是如何爆发的?

对于这种罕见的背离,除了一点周期性的时点因素外,大多数人认为银行体系失衡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的分布格局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央行控制流动性“阀门”,从总量的角度提供流动性。 其主要集团是银行间市场的大型商业银行。 二是大型商业银行向各种中小银行和金融主体提供资金。

上述与监管层相近的人士指出,银行领域存在垄断,不仅仅是市场份额,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大银行一方面引导了资金的流动,另一方面也控制了资金的价格和定价。

6月以后,以往作为流动性供给主力的几家大银行出现了系统性的流动性紧张状况,而以往作为流动性诉求方的小银行出现了“相对”的富余。 国信证券表示,由于市场供给诉求结构的这种变化,其他市场机构参与者一时难以寻找“流动性来源”,资金形势紧张。

“第二,小银行的超储蓄率波动率明显高于大银行,提供稳定流动性的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小行变身为比较具有流动性的一方后,就很难保障以前大行所具有的市场稳定性。 ”。 国信证券债券研究员董德志认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混合了恐慌因素,形成了流动性紧张的恶性循环,不断造成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这与其说是“缺钱”,不如说是市场期待流动性的“恐慌”。 在今年的大背景下看,流动性预期变得谨慎的原因还有很多。

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部金融机构评级监督黄灿表示,银行资源配置不均衡、期限不匹配造成银行自身流动性脆弱性,“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平均占有率持续上升,买入转售等贷款业务优先投向房地产和平台项目,银行资金方面,

“银行间市场的借贷资金通常在7天内,最长也不超过30天,但买入卖出的资产通常在1年以上。 结果,到了月末和季末,资金返还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将错开。 ”一位股票银行资金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上海证券记者不完全统计,部分上市银行同业业务已占业务总量的20%以上,平均也在12%左右,同业业务从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变成了追逐利润、扩大资产规模的手段。

“真假钱荒背后:资金空转进入房地产等 助长金融泡沫”

如果这种情况累积,外部流动性发生变化,银行资金的紧张效应就会放大。 6月在一些银行发生的违约现象很明显,也可以说是可以写进金融市场教材的典型例子。

光大银行日前在招股书中表示:“为了满足我们流动性的部分诉求,我们依赖银行间场内和场外市场的短期资金借贷和同业存款。 为了确保充足的流动性储备,一些分行通常在银行间场外市场得到地方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承诺。 但是,我们无法从这些渠道获得足够的短期资金,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

光大银行举例:“年6月5日晚些时候,由于市场突然变化,我们两家分行未能从部分交易对方那里收到这些同业存款承诺的资金。 分店反馈给总公司的总店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延迟。 此后,人民银行大额支付清算系统关闭,在当天营业结束前,尽管本行有充足的资金和流动性,但仍未能及时支付另一家银行人民币65亿元的到期同业借款。 ”。

“真假钱荒背后:资金空转进入房地产等 助长金融泡沫”

这次意外违约事件,在市场上也被认为是引爆6月份缺钱的导火索。

 

标题:“真假钱荒背后:资金空转进入房地产等 助长金融泡沫”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6035.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