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奶粉代购业渐入黄昏 因乳业恢复而式微”

“奶粉代购业渐入黄昏 因乳业恢复而式微”

2021-06-17 12:20: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3533字,读完约9分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把这个形容为奶粉代购业的现状可能有点偏颇。 但是在乳业恢复的大环境下,这个曾经爆发的领域怪相,现在前途迷茫。

最近,乳业巨头伊利、蒙牛等公司不断加大奶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力度,国际奶粉公司也用在中国建设新工厂的方法蚕食着奶粉代购商们的市场空之间。

如果说国内乳业的恢复和国际奶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扩大是代购商压力的首要来源,那么根据前几天质量监督部门发布的公告,要求禁止从日本进口奶粉,在网络各平台上很多代购商都被认为是安全隐患,这是一个领域。

代购业的本质也决定了生存空之间存在界限。 由于通过快递等进入我国完全未交税,激进人士预计,在这一年交易额至少数亿元的领域,每年应纳税额可能超过亿元。

“虽然奶粉代购是时代的产物,但随着国内市场的日趋完善,其热度将一去不复返。 ’一位跨国奶粉公司的人这样说道。

奶粉的代购月达到100万

“以前代购奶粉很赚钱,一个月平均赚1万元以上。 ’从日本代理购买奶粉的朱先生告诉记者。

奶粉代购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各种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将卖方在海外购买的奶粉直接通过国际快递等方式寄送给买方。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交税。 因为这个价格比市场上的奶粉便宜。

这是小人们使用的半灰色领域,但三聚氰胺事件后,它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增长,并开始迅速发展。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时候,我的生意最顺利的时候,一个月挣7万~8万美元。 当时,快递堆积得像小山一样。 ’代购商王楠(化名)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现在的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好了,一个月赚几千元已经不容易了。

回到三聚氰胺骚动开始的时候,当时用各个搜索引擎用“奶粉、代购”的关键字搜索也只有1000多个结果,但6月23日,记者再次输入这些关键字时,搜索展示的结果激增到了1万多个。 不到两年,奶粉代购的新闻增加了近10倍。

爆炸性的增长不仅起因于市场的诉求,也因为在这个领域“钱来得容易”。

“奶粉代理商一般是学生或刚出生的妈妈。 ’朱先生是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回国后放弃了代购奶粉,在谈到这件事时,他说:“这笔生意很简单,利润不低,很适合有时间的学生。 在日本期间,只要卖奶粉,就能赚到平时的生活费。 ”

在一个平台上,问代购的惠氏金装奶粉幼儿乐三段奶粉( 900g ),发现加邮费价格约180元,代购商家价格一共160元,一问就有约20元的利润,利润率超过10% 整个交易中,卖方需要做的事件很少,在海外购买奶粉并同时寄送即可。

“在爆炸性的热潮中,一个小店一个月可以卖1000多箱奶粉,即使保守估计,销售额也能达到100万。 ’朱先生这样说。

脱税额是否超过亿元?

奶粉代购的领域有多大? 至今没有对其进行统计的官方数据,但各种预测都是来自领域内人士的评价。 但是,一个可靠的数据是,领域至少有数亿的年交易额。 海关总署表示,2009年我国通过正规渠道进口的乳制品24万吨,实际流入国内的乳制品必须在30万吨以上。

“在稍大型的网站上,至少有近10家店的月销售额将达到100万; 加上其他店,每年的奶粉代购额将达到数亿元。 ”王楠对记者说。 由于没有官方统计,记者只能在采访中向多家代理商询问这个数字的可信度,对方纷纷表示,每年过亿的销售额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研究数据,中国乳制品市场每年将达到2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每年将超过250亿美元。 从目前奶粉代购市场的火爆势头来说,超过1亿的年交易额并不夸张。 一位激进的拆解商认为:“从目前领域的现状来看,代购奶粉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少,有可能达到约10亿元的水平。”

但是,该交易额为数亿的领域完全脱离了包括频繁逃税在内的体制。 根据中国海关网的文件,尽管2008年降低了关税,但进口奶粉进入中国将缴纳5%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也就是合计20%以上的税。 按照这个计算,每年几亿元的奶粉代购,光偷税漏税一项就有可能超过亿元。

实际上,由于逃税因素,奶粉的代购价格低于市价也间接受到欢迎。 以前面提到的惠氏金质奶粉幼儿乐三段奶粉( 900g )为例,包括快递等费用在内,代销商的价格只有180元,但同样的商品在超市的价格约为200元。

“我们走的是香港清关企业的路线。 不需要交税。 ”6月23日,淘宝网奶粉代购商sweet这样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 据了解,从清关企业渠道运入国内,也需要向关联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像sweet这样的卖方为数不多,其他卖方“八仙漂洋过海各显神通”。 据淘宝销售员介绍,自己是日本导游,经常往返于两地。 这是因为可以带一点奶粉回国销售。 大部分卖家在国外直接用快递运到国内。 “快递的费用不高,但是一般的检查不太严格,也可以确保时间。 因为在这个领域大部分卖家都是用快递送货的。 ’朱先生说。

“奶粉代购业渐入黄昏 因乳业恢复而式微”

据了解,代购奶粉的税收几乎难以追踪。 “即使是用快递或个人手机入境,每次交易的金额也不大,很分散。 从税务征收的角度来说,要涵盖这么大的范围并不容易。 ”一位税务局老手向记者作了说明。

无质量控制的安全隐患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奶粉的代购因其原产国外、质量保证等优势受到所有客户的支持,但两年过去了,奶粉的安全性也开始受到广泛质疑。

“奶粉通过国际快递进入国内市场,一般不会经过正规渠道那么多检查,即使出了问题也找不到负责的人。 其中有安全问题。 ’前面提到的跨国奶粉公司的人说。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发布《关于防止日本口蹄疫进入我国的公告》,公告称,日本目前为口蹄疫疫区,将停止从日本进口牛奶、奶粉、牛肉等。 一公布,代购商一片哗然,相关代购网站也迅速做出回应,紧急撤掉所有从日本进口的奶粉解决。

“日本进口奶粉表明,海外奶粉也不一定100%安全。 但是,代购奶粉缺乏相关监管,这是因为有更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一家国产奶粉公司的管理者私下对此进行了评论。

发现奶粉代购的检验检疫是整个系统的盲点。 “对于随身携带奶粉入境的旅客,如果分量超过规定,我们通常会进行检查。 ”一位上海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坦言:“但是,这都是普通的检验,不能检测出成分是否有问题。”

快递也有同样的问题。 “一次发送的量少的话,一般没有严格的检查。 ’6月23日,记者向dhl快递相关人员咨询,称跨国快递对奶粉检测并不严格,也无法进行专业检测。

“现在,市场上有从海外来的,但实际上只能说是海外‘山寨产品’的替代品。 其质量远不如国内产品,国外产品的成分和国内产品有差异,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 乳业专家、资深王丁棉说。

实际上,进口食品进口到我国,相关的安全检查是不可缺少的。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年1月入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进口乳制品仍是“重灾区”。 其中,深圳市逸翠贸易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的11.71吨玻利牛奶,在蛋白质和脂肪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深圳市富企实业快速发展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200吨帝皇牌非脱盐甜乳清粉(食用)中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粉代购业渐入黄昏 因乳业恢复而式微”

“从正规渠道进口时,有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 ’上述上海市检验检疫部门的人表示,应该尽量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

奶粉代购业或“黄昏”

“存在即合理”。 奶粉代购领域从当初的大众支出到后来的全民风靡,这种质量监督短板和存在明显避税的灰色领域,见证了一个特殊的时期。 随着国内乳业的恢复和海外公司的压迫,这个曾经非常火爆的领域可能迎来了黄昏。

“产品卖不出去了。 这几个月有下降的趋势。 ’王楠失望地告诉记者。

夺走奶粉代购市场份额的是从三聚氰胺事件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的巨人们。 进入2010年,国内国际奶粉巨头增加了投入。 伊利在5月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投资5亿5000万美元的新奶粉项目,表明未来几年奶粉业务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亮点的蒙牛也将紧随其后,明年继续扩大奶粉市场销售。

奶粉业务利润丰厚,被大型乳业公司视为业务新的增长点。 随着领域整体的恢复,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 ’一位行业解体师这样说道。 另外,国际奶粉巨头也表示了通过开设新工厂、设立研究开发中心等增加投入的方法深入耕耘中国市场的决心。

“乳业市场已基本恢复到三聚氰胺问题之前的状况。 ”王丁棉说:“现在,国内的国际性公司都在跑马场上,新的战争不可避免。”

在国外,奶粉的代购业务受到当地政府的压力。 在新西兰和日本等地,由于代购者在超市大量购买奶粉,被相关部门观察,目前正在制定限制人均奶粉购买数量的相关规定。

“没办法,这个半灰色的领域在制度内没有容身之地。”王楠泄气地说:“那是因为有一天还会回到当时的小费用上。”

三聚氰胺问题爆发还不到两年,尽管存在合理给奶粉代购领域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但它最终只是中国乳业快速发展历史中的一个插曲。

标题:“奶粉代购业渐入黄昏 因乳业恢复而式微”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3943.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