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股市“踩踏”之后的再思考”

“股市“踩踏”之后的再思考”

2021-07-08 10:04: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668字,读完约4分钟

 

周一受到惊吓后,市场昨日收心超跌反弹。 上海综合指数当天收于3173.50点,上涨1.82%。 虽然“1·19”留下的巨大跳跃( (/k0 ) )伤口还需要愈合,但这种“坚持”留给a股市场的思考更是弥足珍贵。

将热点切换到水路

本报昨天发布的提醒员副本显示,周一的市场调整与其说是根据上周发布的具体监管新闻,不如说是符合市场主流预期的风格转换。 事实上,在上海综合指数几乎一口气触及3400点后,许多证券公司都期待着行情风格从大盘蓝迅速转换为高质量增长股。 在过去两个交易日中,创业板和大盘表现强得多,昨日上涨4.34%,创历史新高1700.85点,鲜明地展现出当前市场的新特点。

“股市“踩踏”之后的再思考”

从理性上看,“1·19”前市场转换热点的诉求非常强烈。 申万证券领域指数从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累计涨幅超过100%,此后持续持平一个多月,很难继续担任牛市的领头羊角色。 互联网、国产软件、文化媒体等主题素材热点苦于资金不足,难以明朗表达。 市场热点从蓝筹股评价值的修复转向高增长也是从水到渠的转变。

但是,牛市中7.7%的暴跌完成了风格切换,就像在高速行驶的两列列车之间跳跃,失去了一点手,造成了悲惨的结果一样。 市场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这么角落? 在被吓到的瞬间匆匆踏出,会给自己也在历史上留下丑陋的伤痕吗?

投资者的道路只有靠思考,“想赢怕输”的心理才会遭殃,爱上老领导,调整压力才会无限积累,被迫爆发。

进一步挖掘原因,投资者对中长期牛市逻辑依然不自信,将投资视野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忽视改革的深化,在宏大的史诗中孕育着越来越多美好的投资机会,这是令人担忧的。 这些都值得投资者在“1·19”之后深入思考。

在恐惧中要更加冷静地评价

一点点投资者的弱势在昨天的盘中以更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发言人19日晚在记者提问时指出,证券企业开立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时,对证券资产不足50万的客户,将继续按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有的政策和规定执行,不会为了该资产的门槛强行平仓。 对于这样的顾客,证券企业要加强风险判断,切实做好风险提示和顾客服务。

但是,在昨天的盘中市场上,有传言称一家大型证券公司不再向资产不足50万的信用账户提供融资。 另外,“大证券公司融资账户过半已逾期,两市千亿融资存在清盘压力”的传言也在街头相当普遍。

本报记者向上述大型证券公司的相关业务负责人要求证明时,这家证券公司没有采取传闻中所说的措施。 市场上两融清盘的规模推算,更被领域的拆迁师认为“存在数量水平的误差”。

然而,这样的传言仍能在市场上掀起风波,昨日上海综合指数下午,一度被打断反弹,收窄涨幅,翻绿,与上述传言扩散的时间点基本同步。 这一现象无疑再次提醒了投资者,投资者越来越依赖合理分解和评价,而不是轻信和盲从。

本报知道的数据显示,在昨日各加权蓝筹股充分交易的背景下,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认购金额765.17亿元,较周一稳定上涨,售票还款372.01亿元,较周一持续减少。 市场对融资盘集中平仓涌出的担忧应该告一段落。

互相包容共同成长

市场调整和风格切换有其合理性,但当然,一些投资者感到困惑。 “监管层保护着市场,为什么大家狂欢的时候要吹牛呢? ’这种混乱有点代表了投资者的心声。

但是,什么样的行为是市场照顾呢? 指数的暂时上升也许不能作为评价基准。 投资者和监管层都期待看到合理、健康、繁荣的市场。 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监管和法制都是维持市场的基础。 只有夯实基础,市场才有可能繁荣。

护理市场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 监管层始终站在市场中性的位置履行监管职能,不会因为行情变好而忽视市场违规现象和隐含风险。 此外,近年来,监管层以更接近市场的态度履行监管职能,应市场关注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富有灵活性和灵活性。

中国资本市场有自己的特色,投资者关注监管层“一举一动”的习性短期内不会改变。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日趋成熟,市场对正常监管措施越来越多的了解和包容,监管层在履行职能时越来越多的“大象希形”圆润。 这无疑需要各方不断的努力和共同增长。

标题:“股市“踩踏”之后的再思考”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9635.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