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购基降至冰点 二季度基金平均募资创十年新低”

“购基降至冰点 二季度基金平均募资创十年新低”

2021-06-24 16:36: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71字,读完约4分钟

“止不住下跌”的a股市场,不仅将股东的交易账户降至历史低位,还将新基金的基本投资意愿降至“冰点”。 据统计,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募集总规模继续降至617亿件,每件产品平均募集份额为6亿7100万件,为2004年以来近10年来的最低。

招聘总规模持续下降

“今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不容乐观。 基金发行量反弹,从一季度的70只回升到92只,但募集总规模持续下降。 特别是,一个产品的平均募集份额下跌到历史最低点,意味着资金发行市场出现了超出诉求的供给失衡。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拆迁师伍彦尼说已经拆迁户了。

据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不论个数和规模,在二季度设立的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均超过固定收益类产品。 在发行的92只基金中,权益类产品为54只( 59 ),募集总规模为361亿元) 59只; 固定收益类为38只( 41% ),募集总规模为256亿元( 41% )。 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募集规模是近一年来最低的。

具体而言,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基金分别设立26只和27只,募集规模分别为165亿元和192.5亿元,平均募集规模分别为6.35亿元和7.11亿元。 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分别募集19只( 108亿元)和19只) 149亿元)设立,平均募集规模分别为5.63亿元和7.79亿元。 qdii基金在二季度发行只设立了一只,募集规模为3亿元,为年来最低。 各类型产品平均募集规模均在8亿元以下,表明全市场基金投资意愿下降。

“购基降至冰点 二季度基金平均募资创十年新低”

在惨淡的发行市场之下,二季度仅有12只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只,其中5只为货币型基金。 两只在季度末缩小到5亿以下。 其余7只基金中,中邮核心竞争力、嘉实对冲、工银绝对利润是具有绝对利润特征的混合基金; 中银聚秩、工银净债是低风险债券型基金; 国寿安全保障沪深300(2157.068,-13.80,-0.64% )和南方中国梦是高风险权益类产品。

“购基降至冰点 二季度基金平均募资创十年新低”

突出显示货币型基金

虽然二季度基金发行市场风寒料峭,但仍有许多亮点,如货币型基金有许多亮点。 “从第二季度新成立的产品来看,基金创新关注的是产品的汇率、流动性和绝对收益目标。 这样的创新可以更加接近投资者的投资诉求。 此外,网络定制基金也越来越一般化。 ”伍彦妮说。

年以来,货币型基金在流动性方面演化为回购t+0。 今年以来,货币型基金的进一步演化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与银行卡绑定的自动购回功能。 二是多种份额的出现。

在以余额宝为首的“宝宝们”大肆掠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背景下,多家银行为了应对存款流失,设置了宝宝们转入金额的上限。 例如,中信银行与基金企业合作开发薪宝产品,被称为“货币型基金3.0”。 此外,华夏、嘉实、诺安等多家基金企业相继对货币型基金、短期理财型基金设立了e类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货币型基金多种份额的出现,一方面通过份额分类对这类短期资金征收相对较高的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更好地保护现有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鼓励长时间投资。

另一方面,在权益类基金中,二季度设立的指数型基金的快速发展方向以覆盖细分领域和市场热点为主。 例如富国中证军工、前海开源中证军工等。 这些指数基金为市场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工具,一些指基设有分级份额,提供富国中证军工等细分领域的杠杆型投资工具。

二季度发行设立14只活跃股票型基金,继续以主要业绩优秀基金经理和主题投资为主。 主题为大国新经济、银发商机、改革红利、生态中国、高端制造等。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设立的27只混合基金中,柔性混合基金数量最多( 20只),其次为偏债混合基金。 根据成绩比较标准,混合基金绝对收益目标基金11只,包括2只保本型基金、3只偏债混合基金、6只柔性混合基金。

原文链接: Ji Gou.21cbh//7- 18/xmm DA1mdnfmtiznjyxmg

标题:“购基降至冰点 二季度基金平均募资创十年新低”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5904.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