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中国康复市场规模5年后将突破千亿 人才短缺成制约瓶颈”

“中国康复市场规模5年后将突破千亿 人才短缺成制约瓶颈”

2021-06-21 10:40: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76字,读完约4分钟

每次经过记者周程都经过王可然

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再次得到国家一级的支持。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与全科诊所独立设置的医学检查、康复护理等专门机构。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社会对康复医疗的诉求也在增加。 据机构推算,到2022年,中国康复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看到机会,社会资本也纷纷涌入。 天津南开大学卫生经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大医院疑难病症、急性病等的解决工作正在不断进行。 急性患者进入康复期后可以到康复医院转诊,更合理地分布和利用医疗资源。

并且,在5月13日举行的提康康复GRS开放日暨首届提康康复医疗快速发展论坛上,提康健康集团副总裁兼提康家庭首席执行官刘挺身军表示,如果大力发展康复医疗,急性期为三级医院,亚急性期为康复医疗。

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潜力很大

数据显示,中国康复医疗市场200亿元,人均15元,仅为美国的3%。

据华创证券一份研究报告称,据统计,发达国家“中风”致残率为30%左右,而我国致残率高达75%以上,首要原因是患者缺乏康复环节。

在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仍然很小的情况下,潜在的诉求正在扩大。 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数量和占有率持续提高,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38亿人,首次突破10%的残疾人超过8500万人,人口约6.21%; 慢性疾病患者达到了2.6亿人。

据天风证券研究报报道,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康复市场的规模和人均费用还有很大差距。 政策瓶颈的突破推动了康复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中国康复市场将突破千亿。

在巨大的康复控诉面前,地方已经开始部署。 例如,年,北京开始向包括西城区展览路医院等6家机构在内的第一家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机构。 今年年初,北京第二次启动了6家向康复设施转型的公立医院。

社会资本也纷纷进入,想分一杯羹。 据华创证券上述研究报道,康复医院具有利润周期短、标准化程度高、易于复制扩张等优点,通过缓解公立医疗系统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备受社会资本青睐。

从行业来看,康复医院也有助于缓解医疗费的压力。

刘挺身军认为,目前医疗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6%左右,并每年持续增长。 如果医疗费用控制不好,国家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康复人才的质量和量需要提高

在专家看来,目前国家的医疗费支出一直没有下降。 第一个原因是亚急性治疗机构不足,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治疗挤在大医院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过长,床位周转率低,医疗资源紧张。

关于具体如何降低收费,泰康之家副总裁兼医疗快速发展事业部社长朱正宏表示,即使同样是气管切开住在icu,公立医院和康复医院一晚上的费用也相差很大。 这个急性期到亚急性期的转换,可以通过去康复医院大幅度降低医疗费。

展望康复医疗的未来前景,也必须面对一点问题。

刘挺身军坦言,也需要良好的支付体系的诱惑。 目前,在设备、治疗、手术等方面报销比重较大,但也需要前沿的预防,在后端急性后期的康复和长时间护理方面支付支持具有重要性。

刘挺身军还指出,康复医院面临的客观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构建质量体系和临床流程。 过去,康复和老人医疗等在大医院中是界线性的存在。 在这样的系统下,目前缺乏真正训练有素、质量均衡的康复医生、治疗医生。

也是需要提高人才质量,人才不足,急需处理的问题。 据华创证券研报报道,参照国际标准,考虑到我国2万家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观看康复的诉求,康复治疗师的诉求至少有30万人。

但是,根据《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数据,截至今年,全国康复医院、护理院、护理站的工作人员分别为36441人、11180人、316人。

这样的康复医疗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庞大的康复医疗服务诉求人数。 据华创证券研究报报道,通常培养专业康复人才至少需要4年,目前比较缺乏人才的处理方法可以通过临床医生的转岗等措施来弥补。

标题:“中国康复市场规模5年后将突破千亿 人才短缺成制约瓶颈”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5003.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