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石油三巨头缺伊拉克第三轮油气田招标”

“国内石油三巨头缺伊拉克第三轮油气田招标”

2021-06-15 16:16: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46字,读完约4分钟

伊拉克在全球启动的第三次油气田招标21日已经取得初步结果,由韩国天然气企业( kogas )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企业( kazmunaigas )设立的国际财团等投标成功。 令人意外的是,积极参加伊拉克前两次油气田招标的3家中国大型石油公司这次集体缺席。

国际能源问题专家的解体表明,中国石油( 601857 )公司在之前的招标中已经取得成果,这次伊政府的招标条件可能认为中方公司不合适。 在前两次招标中,没有美国企业进入。 这也可能是中国三大石油企业这次集体缺席的原因。

三家中国石油巨头集体缺席

10月20日,伊拉克开始了2003年以来进行的第三次油田招标。 这个天然气田招标至今已经延期了两次,为投标企业讨论合同条件和准备投标资料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时间。

伊拉克拍卖的3块油气田分别是位于西部沙漠地区的阿卡加斯田、位于与伊朗接壤地区的曼苏里亚气田、以及位于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石油中心的西巴气田。 据估计,这三个天然气田共有约11.23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

出乎意料的是,获得竞标资格的13家国际油气企业名单公布后,中石化( 601857 )、中石化( 600028 )、中海油等国内3大石油企业未被列入名单,最终上榜的是意大利的埃尼企业、法国的道达尔。

21日,《每日经济信息》与中石油、中石化内部相关人士联系情况,但相关人士不愿对此发表其他评论。

最终,由kogas和kazmunaigas成立的国际财团以科威特能源企业为首的另一集团,在招标中获得了伊拉克西部阿卡加斯田的开发协议,中标了锡瓦油气田的开发权。

不符合招标条件或中方要求

为什么以前积极参加招标的中国石油巨头这次这么“冷静”? 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认为,这可能与中国石油公司在以前的招标中已经取得的关系有关,相关企业没有增加扩展新项目的能源,准备在伊拉克能源行业采取稳定的战略

去年,由中石油集团牵头,联合法国达尔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企业的基金会在伊拉克第二次油气招标中获得伊拉克巨型哈利法油田开发开发服务合同,在该油田服务合同中获得50%的权益。 在伊拉克首次油气招标中,中石油和bp还获得了伊拉克鲁梅拉油田的开发权。

中石油10月19日宣布,旗下大庆钻井承挖工程的第一口油井于本月上旬完成,计划11月份将鲁米拉油田石油日产量增加10万桶,日产量增加10%。 目前,该油田平均为107万桶日产石油。 另外,中石油正在对哈利法雅油田lpg装置进行招标。

一位拆船师表示,中石油已经在伊获得两大项目,没有精力再参与新项目,但中石化、中海油在上两次招标中被认为伊政府报价过低,没有竞标。 这也可能是中石化、中海油这次没有参加的另一个原因。 另外,据说中石化未经伊拉克中央政府批准涉猎库尔德地区油田开发,但伊拉克政府第二次不允许中石化参加投标,第三次可能也不允许。

“国内石油三巨头缺伊拉克第三轮油气田招标”

在去年6月的第一次油气田服务合同招标中,以中海油为中心的财团参加了米桑油田群的服务合同招标。 当时中海油试图从追加生产的每桶石油中获得21.40美元,但伊石油部建议只向追加生产的石油支付2.30美元。 因此,中海油拒绝了伊方经营该油田区的条件。

“伊政府提出的投标条件可能不符合中方公司,所以中方公司不参加投标。 也有那个可能性。 ”王海运说。

另外,在前两次伊油气田投标中,美国公司因伊政府提出的条件太差而没有参加,这也不符合美国发动伊战的初衷,引起了美国当局的不满。 一位分析师表示,这也可能是中国石油公司这次不参加投标的原因之一。

【免责事项】本论文只是代表者本人的观点,与搜狐网无关。 搜狐网站对文章的陈述、观点的评价保持中立,不对所含文案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含蓄的保证。 网民请参考,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标题:“国内石油三巨头缺伊拉克第三轮油气田招标”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3461.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