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七成电厂库存“亮红灯”陕西电煤供应形势严峻”

“七成电厂库存“亮红灯”陕西电煤供应形势严峻”

2021-06-14 23:24: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605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周晓芳从北京出发

山东省今夏欠100万千瓦! 浙江电力不足很可能超过350万千瓦!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调查显示,随着气温逐渐上升,许多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仍在持续发酵。 这是因为实际用电诉求太快,新的供电能力跟不上,但越来越多,以及“煤电矛盾”这一由来已久的原因。

今夏的“电荒”是否无法避免? 至少,一定程度的限电风潮已经在很多地区上演。

昨天( 4月26日),《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从陕西省发改委办公室的一位人士那里获悉,由于去年陕西省内电煤供应合同延误,进入4月份以来,该省电煤供应形势严峻。

陕西铁路运输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该省电厂煤炭储备相继告急,70%的电厂库存接近警戒天数以下。

对此,陕西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电厂煤炭储备急剧下降,主要是(电煤)价格不同造成的。 ”。

电煤合同延迟

据悉,由于陕西省内煤炭企业和发电公司在煤炭供应价格等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该省电煤的年度供应合同推迟。 “从一季度来看,发电公司煤炭消费量超过进口煤炭量81.94万吨,全省电煤库存降幅较大。 ”陕西省电网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

特别是3月,国有要点煤矿供应量大幅减少。 “截至3月底,全省发电公司库存61.64万吨,环比减少11.97%,全省满发平均可用4天。 ’陕西省蒲城的发电站的人介绍了。

他还指出,尽管去年10月陕西省发改委开展了当年的电煤供应工作,并在相关地区和各月分解了量,但遗憾的是,目前该省的煤炭供应合同仍未签订。 “关键是省内合同煤和市场煤的价格差别很大,很多煤矿迟迟不签合同。 ”

根据陕西省发改委《关于发布全年省内电煤供应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全年省煤业化工集团所属煤炭公司和各国重要煤矿的省内电煤价格基本要维持上年水平,地方煤矿省内电煤供应价格参照省煤业化工集团企业煤炭供应价格上下浮动

“也就是说,煤矿签约后,如果不是用市场煤炭而是用计划煤炭的方法交易,每吨少赚一百元甚至几百元。 ”上述电厂的人说。

一位大型国有煤矿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从国有企业的责任来说,确实应该按照发改委的规定执行,但现在是市场经济,电气企业亏损也可能有补贴,但煤炭企业完全市场化,这几年看起来很赚钱。

消耗电力“估计不足”

据介绍,陕西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煤炭短缺,而该省电力部门面临着用电“估算不足”。

此前,根据有关部门的通知,从全年电力供需总量来看,陕西电力设备和电量充裕,供大于求。 但是,3月中旬采暖期结束后,陕西电网的耗电量依然很高,整个网络每天的耗电量维持在1100万千瓦以上。

另外,陕西正遭受煤炭公司合并重组之痛。 据介绍,到今年6月底,陕西煤炭公司的房屋数量将从522家减少到120家以内,煤矿数量将减少到450家。

虽然自己面临着电力不足,但陕西电网仍然承担着输电的作用。 根据一季度陕西电力工业运行情况,截至3月底,陕西电网累计向华中电网输送电量8.73亿千瓦。

上述大型国有煤矿的人士表示,长年的4~5月是电厂的检修期,预计一直肩负重任的火力发电厂将更加陷入困境。

但是为了缓解电煤矛盾,陕西省发改委采取了许多措施,督促煤电双方。 并且,对电煤供应现金化率高的公司给予了表彰。

截至4月15日,渭南市实际供应33.72万吨,现金率为249.04%; 铜川市实际供应11.96万吨,兑现率为170.86%; 咸阳市实际供应21万吨,兑现率为104.63%; 宝鸡市实际供应8.59万吨,套现率91.97%; 崔家沟煤矿实际供应4.44万吨,兑现率为379.39%。

另外,与陕西省内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相比,西安铁路局加强管内煤矿和电厂公司运输协调组织,密切关注省内电煤列车要点,最快调度、发货、发送车,确保省内电煤库存增量。 西安铁路局加强与生产公司的联系,对电煤运输实行“五优先”,大体上及时安排货运车站,掌握装电煤列车的要点,保证列车的正点运行。

标题:“七成电厂库存“亮红灯”陕西电煤供应形势严峻”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3267.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