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移动医疗的困惑:盈利成为最大难题”

“移动医疗的困惑:盈利成为最大难题”

2021-07-04 00:40: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王霞出生于上海

以免费挂号为免费入口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医院被禁止。 这是因为,对于进入互联网+医疗的公司来说,如何通过免费挂号切入医药和医生资源,在商业保险和医药销售方面取得突破,从而盈利,这也是这些公司希望的。

中国医药新闻中心高级总监兼首席顾问黄东临最近表示,和大部分互联网产品的初期困境一样,漫长的培育期和随之而来的烧钱宣传压力也出现在互联网医疗产品上。 目前,大部分移动医疗公司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本产生了严重的依赖,许多公司仍处于概念阶段,有些公司还没有建立盈利模式。

与商业保险合作

业内人士在网上上限销售处方药、医药不分、处方不易流失、医疗保险不能在线支付、医疗保险统筹账(医疗保险占最大部分,仅在医院采用) )零售终端支付等政策 另一方面,不能简单地将以前流传下来的医疗保险融合到互联网+医疗中。 要突破这两个难关,只有与商业保险合作,打造医药电商。

4月10日,阿里健康与信诚人寿正式进行战术合作,信诚人寿成为首个接入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的商业保险,这是全国首个互联网医药和商业保险合作模式。

阿里健康方面提供的文案显示,除了方便客户报销保险医疗费外,双方还在探索越来越多的合作模式。 例如,客户可以在阿里健康APP上查询和购买其他更合适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阿里健康和信诚人寿充分利用双方的保险风俗管理等资源,开展医疗费的监管和评估工作; 通过阿里健康平台上的金融合作伙伴实现商保实时脱卡结算。

“移动医疗的困惑:盈利成为最大难题”

“现在很多商业保险企业都在寻找合作伙伴。 将来这也是趋势。 ”阿里健康副总裁倪剑文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他们现在做的一切都在网上,这对保险企业来说也是开发适合互联网医疗的产品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在领域内,商业保险企业指定医院(或“定点医院”)通常基本上规定为“当地社会保障承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 “由于此前没有互联网,商业保险公司对医疗机构没有风险控制能力。 这也是因为只能选择大医院。 ”倪剑文告诉记者,目前仍在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商业保险实时风控,在某种程度上解除了有限条件。

“移动医疗的困惑:盈利成为最大难题”

医药制造商“百团大战”

医药制造商正在进入“百团大战”。 本月初,阿里健康旗下的AlibabaCloud医院上线引起关注,阿里健康引进了本爱问医生、华康、医药网。 据阿里云医院平台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上传了数百家经过严格资格审查的医疗机构。 他们还会推出云药店服务,客户可以直接从电子处向周边药店订货。 本月,蚂蚁健康也进行了重组,天猫医药馆也正式纳入蚂蚁健康。 “蚂蚁健康是我们集中的云健康平台,这里涉及医药、医疗、医疗保险等全方位。 现在我们提供医疗服务。 在医疗服务中引入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阿里健康原首席执行官、现任总裁王亚爵士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迪恩的诊断就是其中一种,今后我们有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 医疗保险、商保也有可能被引入,医药服务类的公司也有可能被引入,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 ”

“移动医疗的困惑:盈利成为最大难题”

今年年初,挂号网收购医药电子商务企业金象网,将挂号咨询、在线转诊平台嵌入医药电子商务要素,以快速发展移动医疗和移动买药业务为重点,电子处方在挂号网o2o的挂号流程中,

去年,互联网模式推动了药品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的公司拥有巨大的想象力空之间,但现实数据并不乐观。 年,中国医药b2c市场增长率为83%,与年的166%相比大幅下跌。

中国医药EC研究中心主任张勇发布的《中国药店医药EC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年中国医药b2c领域平均毛利率为16.6%,平均费用率为22%,平均利润率为5.4%,亏损加剧导致部分公司退市。

张勇表示,医药b2c亏损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参与者增加,大盘被稀释,过度竞争导致领域毛利率下降,促销战带来的邮费和促销费用上涨带动了整体资费率。 “主流医药b2c开始布局移动终端构建增量市场,是移动终端或领域唯一的突破口。 ”

标题:“移动医疗的困惑:盈利成为最大难题”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8473.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