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国资委划红线 严禁央企投机金融衍生业务”

“国资委划红线 严禁央企投机金融衍生业务”

2021-07-03 05:48: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469字,读完约4分钟

各位记者周晓芳从北京

出发,尽管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企业的事情已经猛烈敲响警钟,但“少数中央公司认为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多元

昨天,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公司衍生品业务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格要求中央公司从事衍生品业务

《通知》确定,因违反相关业务而造成损害的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

据《每日经济信息》报道,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包括中国远洋、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在内的一些中央公司的金融衍生业务相继出现巨额亏损。

]三种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

国资委相关人士就上述通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通知》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已经开展的所有衍生产品包括期货、期权、远期、掉期及其组合产品,通过银行购买境外机构的衍生产品,全面彻底清理,至2009年3月15日止2 要求公司慎重开展衍生产品业务,对公司已经开展或将要开展的衍生产品业务提出确定规定和具体要求,切实有效地管理风险。 三、要求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公司建立定期报告制度,与国资委建立日常工作联系。 四、确定管理责任,发生违反经营或者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国资委划红线 严禁央企投机金融衍生业务”

《通知》特别强调,资产负债率高、经营明显赤字、现金流紧张的公司不可以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 因/ BR// HR// BR// HR /而造成的亏损者,根据国资委的相关人士介绍,中央公司从事金融衍生业务

一是严格执行审批流程,二是严格执行套期保值,三是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四是严格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在此,《通知》指出,中央公司开展的衍生产品业务应当与实物品种、规模、方向、期限一致,禁止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 应当选择与本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符合套期保值会计解决要求的简单衍生产品,不得超出规定的经营范围,不得从事风险和定价难以识别的多而复杂的业务。

按照《通知》的要求,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中央公司的持股规模必须与实物和资金实力相适应,持股规模不得超过同期保值范围实物的90%。 上一年度衍生产品业务发生严重亏损或新开展的公司,两年持股规模不得超过同期担保范围实物的50%。

国资委还规定,公司的持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或实物合同规定的时间,不得盲目从事长时间的业务或展期。 不得以个人名义(或个人账户)开展衍生产品业务。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中还要求依法追究损失责任。 处罚方法有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禁止入内限制三种方法。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许多中央公司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出现了巨额亏损。 以航空空业为例,截至今年1月初,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等3家国有航空企业金融衍生品账面损失总额达到131.7亿元。 / BR// HR// BR// HR//专家解读/ BR// HR// BR// HR//这个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刘纪鹏认为,衍生品业务的这一特点容易被国际炒。 因此,有必要警惕衍生产品业务风险从战术的高度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 “很多金融衍生产品事业前期盈利,但后来吃了大亏。 在目前的形势下,最好不要生产大宗期货,特别是有色金属。 需要防止国际炒股者利用衍生品获取新兴资本市场的财富和利润。 ”

中国国航董秘黄斌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通知有助于央企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接到通知后,国航整理了目前的治理结构,并 记者周晓芳

]

媒体在本报刊登的作品进行转载和摘录时 / BR// HR// BR /每次预约都要打电话[/BR// HR// BR// HR//北京: 010-65072776 [/HIH/HR ] BR//

标题:“国资委划红线 严禁央企投机金融衍生业务”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8251.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