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日本近三分之一家庭“零储蓄” “安倍经济学”拉大贫富差距”

“日本近三分之一家庭“零储蓄” “安倍经济学”拉大贫富差距”

2021-07-02 13:04: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57字,读完约4分钟

的《朝日信息》报道了单亲贫困家庭的困境,引起了人们对世界第三大经济区块繁荣背后的贫困现象的关注。

据报道,住在长野县的30岁单身母亲,不堪家庭暴力,带着两个未满10岁的女儿一个人生活。 她们每月最多靠15万日元( 1元人民币约16.3日元)的收入生活,无法支付电费和感冒药费。 色拉油拌饭是全家好吃的地方。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日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总数达到163.5万户,创历史新高。 其中,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中心的家庭超过了82万户,首次超过了半数。

在过去的三年中,非正式员工的比例上升了2.3个百分点

日本家庭和孩子贫困率上升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就业环境的恶化。 由于非正规雇佣的增加,工资收入难以养家的家庭也在增加。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曾经拥有占人口近9成的“1亿中产阶级”,成为处理快速发展和公平问题的“优等生”。 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公司为了减少人工费,大量使用了派遣、合同、打工等雇佣形式。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最近公布的数字,日本会计年度的实际月平均收入连续5个会计年度下跌。

5月末,安倍晋三首相在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谈话中,将就业形势的好转作为“安倍经济学”的一大成绩。 从数据来看,日本3.2%的完全失业率确实不高,低于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雇佣数据,就会发现在过去的3年中,日本的非正规雇佣增加了167万人,正式员工雇佣减少了36万人,非正规雇佣的比例比安倍经济学实施前的35.2%增加了2.3个百分点。

“日本近三分之一家庭“零储蓄” “安倍经济学”拉大贫富差距”

而且,日本有就业老龄化的倾向。 截至年10月,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到339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6.7%,其中13.5%还在工作。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想继续从事有收入的工作。 这说明日本的老年人一方面期待着更有价值的生活,另一方面对晚年的生活缺乏安全感。

(/S2 ) )收入增长跟不上税收增长,个人支出下滑)/S2 ) )。

贫困率上升,日本社会的差距也在扩大。 根据日本金融宣传中央委员会的调查,虽然2009年日本家庭金融资产总量有增加的趋势,但“零储蓄”家庭的比例从2009年的26%上升到了2009年的30.9%。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统计,日本前40位富豪的财产总额从每年7.2兆日元上升到每年15.9兆日元。

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小盐隆士的研究表明,“安倍经济学”实施后的一年间,支撑个人的费用中间层减少,两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家庭存款余额超过4000万日元的和不足100万日元的分别占12%和11%,都比去年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货币宽松带来的股价上涨收益偏向富裕阶层,工资增长没有惠及更广泛的人们。

安倍首相最近发表了将税率提高到10%的计划,比选举时约定的时间表晚了两年半。 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财政缺口,年4月日本将税率从5%提高到8%。 由于收入没有同时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6成的个体不再需要花费。

日本的公司并不是没有涨工资的钱。 日本央行最近公布的公司经济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公司利润率约为14%,接近1985年开展该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 丰田企业去年盈利2兆1500亿日元,但今年只提高员工月薪1500日元,就相当于员工午饭一杯咖啡的钱。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研究生院大学教授邢青认为,尽管日本公司拥有巨额资金,但他们拒绝以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提高员工的基本工资,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日本工会失去了工资谈判的筹码。

“日本近三分之一家庭“零储蓄” “安倍经济学”拉大贫富差距”

共同社认为,“安倍经济学”的目标是大型企业和富人率先受益,然后惠及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群体。 但是,《安倍经济学》实施期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7%,看不到缩小贫富差距的希望。

(人民日报东京6月10日电) )。

标题:“日本近三分之一家庭“零储蓄” “安倍经济学”拉大贫富差距”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8056.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