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个体新闻“裸奔”有多可怕?50多种交易大项所有明码标价”

“个体新闻“裸奔”有多可怕?50多种交易大项所有明码标价”

2021-06-29 22:20: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2489字,读完约6分钟

“每天”事故发生后,多家数据新闻买卖的qq群陷入沉默,小生意陷入瘫痪状态。

“天天”是圈内有名的“大人物”,但是这个“社团”既隐秘又热闹。 海量的个人新闻数据在这里集散和交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人”,私家侦探乃至电信诈骗犯罪分子,都是这个圈子的重要顾客。

近年来,电信诈骗等多种新型犯罪猖獗。 从源头上看,这个像新闻集市一样的“圈子”,是这些新型犯罪的根本来源。

断绝上游! 今年5月,山东省荷泽市公安解决了网络侵犯市民个人信息事件,将数据来源和中间商的犯罪团伙连根拔起。 公安机关查获被侵害市民个人信息200多万件,相关资金500多万元,逮捕犯罪嫌疑人29名。 其中包括知名中间商“每日”在内的22名中间商和7名“内鬼”(一手数据的来源)。

个人新闻黑产链——50多种交易的大项目可以“个人定制”

近日,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因诈骗突然死亡的事件备受舆论关注。 骗子成功就是准确把握徐玉玉的相关个人新闻。

这个时代,除了徐玉玉,实际上所有的身体都可能面临着“数据裸奔”的困境。

菏泽公安向记者展示了中间商的“价目表”。 总共包括50多种个人新闻交易大项目,所有定价都被中间商们称为“全套”。

据观察,在这个价目表中,如学籍、个人征信、电信话费、银行流水等新闻已经属于非常便宜的“基本款”,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冷门的新闻,如预产期、航班新闻、公司征信、企业账号明细等。

据警方称,目前成为“话题”的新闻有手机位置信息、个人信息收集等,其中手机位置信息最为昂贵。 价格表显示,联通定位270元/次,电信定位450元/次,移动定位580元/次最高。

手机定位服务还可以“包天”、“包周”。 平均来说,一天的价格在两三千元左右,包括卫星照片和平面照片在内,位置精度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以内。

个人新闻买卖的黑产链涵盖范围之广令人震惊。 在这个链条中,“中间商”们自上而下地联系在一起,起到了通过有无的重要作用。

点心店公安表示,与此前广为人知的大量购买个人新闻的违法行为不同,在这一事件中,中间商还可以享受“个人定制服务”。 购买者可以直接向中间商提出准确的诉求。

根据中间商的交易记录,只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情况,顾客就可以买到特定人群的征信记录、手机定位等新闻。

小经纪人会定期将各种“个人定制”的诉求汇总到完美的表中,分类为上游数据源提供,准确获取市民个人新闻。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与之前流传的中间商在qq群里“公开出售”的交易方法相比,如今这种“个人定制”型的交易“都是一对一的私聊”,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大经纪人——“找不到新闻吗? 找《天天》吧。 他很牛”

在这次事件中落网的中间商“天天”在圈内很有名。

警方称,“天天”是犯罪嫌疑人楼所在的网络昵称。 比尔是混迹于圈内多年的大经纪人,人脉广,做全套,业务量大。

在调查中,被逮捕的中间商大多没有看过《每天》,但他说:“我认识他,很牛逼。” 一位中间商说,如果有人在圈内找不到新闻,他会被建议去找“因为他很牛”和“每天”。

菏泽公安这次以当地线索为切入点,在芋头仪式上发现楼某,以楼某为中心突破,掌握了整个犯罪链条。

今年3月,菏泽公安接到线索,指认了长期活跃在当地的非法贩卖个人新闻中间商马某。

警方取缔马某后,发现了马某的主要上线楼某“天天”。 他活跃在十几个qq群里,交易量庞大多样,交易触角延伸到了众多的一手数据源。

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楼某为了躲避警察的目光,离开浙江老家去了广西,以假身份“变脸”,频繁更改手机号码,长期同居的情妇吴某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真实身份。

以“天天”为核心突破口,点心公安迅速跟踪其线上一手数据来源,拓扑为征信数据、电信定位数据、移动主机数据、顺丰快递数据四条完整的犯罪链。

5月13日,菏泽公安在北京、广西、广东、四川等13个省对涉案嫌疑人展开集中逮捕行动,逮捕了包括“天天”在内的29名嫌疑人,其中包括22名二手中间商、7名一手数据源。

案件调查官表示,“天天”网引发圈内不小的震荡,导致一些其他中间商和下家生意陷入瘫痪状态。

监管漏洞触目惊心——“没人管,靠自觉,一切都是这样做的。”

从这个事件中漏掉的“内鬼”来看,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自身在市民个人新闻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令人瞠目。

犯罪嫌疑人甄某是某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利用职务关系,以每件20元至40元的价格,向中间商长时间提供个人征信新闻和本银行的客户资料、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开户日、余额、名下账户数等,在地区间进行查询

陈姓嫌疑人是一家通信企业的软件工程师,利用职务私下向中间商销售数据库密码,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中的全国性手机位置信息、开户新闻等数据。

犯罪嫌疑人王某是某快递企业苏州某仓库管理员,利用其掌握的系统账户,以每条10元的价格,向中间商提供全国快递新闻,包括收件人、电话等新闻。

中间商会积极找房子,坐在办公室点一下鼠标,钱就能进去了。 对于扮演数据源角色的人来说,来钱太容易了。

但是,这个轻松的“快钱”让很多嫌疑人后悔了。

张先生是甄先生在银行的同事,在甄先生的怂恿下从事非法销售个人信息的业务。 原本小张每月工资近1万元,在当地是绝对的高收入,近期打算和男朋友结婚,但因其罪名被逮捕,整天流泪,后悔“肠子都白了”。

王先生十几岁就离家打工了,在闲逛了很多年之后,终于在一家快递公司找到了一个好的仓库管理员。 王先生坦白说:“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最近也有一点晋升的机会。”但由于贪婪地销售顾客的个人新闻,现在职业上的美好前途也断绝了。

参与的这些企业和公司内部有相关规定,严禁泄露顾客的个人新闻,但犯罪嫌疑人平均说:“实际上没有人管理,完全靠自觉。”

掌握权力或进行监视的情况并非一例。 甄某和王某表示,在银行领域和快递行业,利用职务查询征信新闻和快递新闻的行为“很常见,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

作为通信企业的员工陈氏表示,尽管自己后期和中间商私下停止了数据库密码的交易,但中间商通过伪造企业的授权书,可以很容易地达成通信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议,继续非法采用数据库。

标题:“个体新闻“裸奔”有多可怕?50多种交易大项所有明码标价”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7339.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