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刷卡手续费率将统一 “套码”乱象有望终结”

“刷卡手续费率将统一 “套码”乱象有望终结”

2021-06-24 12:48: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48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史青伟出生于上海

银行卡收据市场将迎来非凡的变化。

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尽快完善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取消刷卡手续费领域分类,进一步整体降低餐饮业刷卡手续费支出

这意味着银行卡定价机制的重构已经提上日程。 但是,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制定新的价格标准还需要一段时间。

离新标准制定还有一段时间/

有趣的是,上述《意见》发表了《重要任务分担进度计划》。 其中,国务院要求国家发改委和央行“年底前启动”上述改革。

所谓“废除刷卡手续费领域分类”,可以说是指多年来已按领域实行的差别汇率制度。 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目前网上申请市场禁止的“套码”现象将成为过去。

此前,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从今年开始,在央行的指导下,银联与包括发改委在内的监管部门多次讨论了收据规则的调整,达成了“贷款分离、商户类别统一”的基本共识 应该消除商户类别的价格差异。 如果存在商户类别,则有可能存在套码现象。 不如说,应该统一价格,从源头开始处理。

“不同店铺的定价与国外的信用卡定价有关,店铺领域的风险不同。 这是为了实施不同的汇率。 但是弊端表明银行卡受理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核心是汇率问题发生了套码现象。 ”。 樊爽文说。

一位国有银行收据业务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目前的收据市场上,最重要的违规方法是商户种类的适用,网上渠道价格的适用。 为此,他提出简化或取消领域价格分类,缩小领域价差,线上和线下渠道一体化定价,促进单一市场平稳有序快速发展。

虽然银行卡价格体系的重组已经提上日程,但前文提到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制定新的定价标准还需要时间。 “毕竟是银行卡产业的大事,所以必须经过监管和产业相关人员的充分调查和深入讨论。 ”

关于《意见》为何强调降低餐饮刷卡手续费,前面提到的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餐饮业不少要求降低汇率。 事实上,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66号文》,即《关于优化和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通知》,将餐饮娱乐类收费率从原来的2%降至现在的1.25%。 如果在将来的施行领域一律定价,饮食类的费率有可能比其他领域进一步降低。 但是,对持卡人来说,无论持卡价格如何调整,持卡人都可以在商户刷卡,不需要支付手续费。

“刷卡手续费率将统一 “套码”乱象有望终结”

禁止乱象“设定代码”/

这些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票据市场套码等混乱被禁止的背景下,取消商户分类统一定价已成为行业共识,从根本上消除套利空之间和混乱的诱因。

迄今为止,为了抢占市场,许多理赔机构为商户安排了更低速率的mcc代码。 商户可以减少手续费。 这就是业界所说的“套码”。 例如,餐厅刷卡手续费率为1.25%,商场费率为0.78%。 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让餐厅适用商场的mcc代码,享受0.78%的手续费率。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般使用两种措施“套码”。 一是伪造大量的假冒商户。 一些收据公司为了避免检验,大量伪造假冒商户,频繁交换商户名称、商户代码、商户归属地址等新闻,以达到违规适用的低退税率等目的; 二是伪造商户的加入资料。 一些领取机构或其代理商对外主张个人办理销售点设备只需要提供“一证一卡”(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其他入网资料由系统自动伪造生成。

“刷卡手续费率将统一 “套码”乱象有望终结”

由于收据市场动荡,今年3月和9月,央行连续两次大动干戈,处罚了多家收据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产业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宏民表示,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存在一点问题,例如不同商户的差别定价模式操作越来越困难,给违规者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空之间。

陈宏民说:“这些问题损害了交易新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交易可追溯性下降,银联和银行的风控能力下降。”

标题:“刷卡手续费率将统一 “套码”乱象有望终结”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5847.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