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走出校门,走向何方?探寻高校毕业生就业轨迹”

“走出校门,走向何方?探寻高校毕业生就业轨迹”

2021-06-20 16:00:05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3595字,读完约9分钟

本公司“本视点”记者

2017届高中毕业生就业季即将结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预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95万人,比去年增加30万人。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就业困难在哪里? 那些心情会影响他们的领域、就业单位的选择吗? 《本观点》记者近日在湖北、辽宁、重庆、安徽等全国开展了多项调查。

1 )无论毕业人数多么创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调查:核心问题是“找工作难”

由于今年的高中毕业生毕业人数更加创新,很多人很担心就业情况。

“很多人都说就业难,但实际上现在8成的人接到了至少一家公司的招聘通知,很多人拿到了好几份就业合同。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不是就业难,而是找到心仪的就业难。 ”。 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丁雪峰说。

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湖北高校毕业生43万人左右,该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指控约200万人,相当于平均1名毕业生可以选择5个就业岗位。

据采访,由于许多校园招聘,提供岗位的数量在增加。 据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去年校级接待了校园招聘公司3800多家,今年超过了4000家。 毕业生数量稳定,新的就业公司和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安徽省合肥学院学工处副处长纪平表示,今年来校招聘提供岗位约2万个,比去年增长5%左右,新增招聘岗位增长率超过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在广东、四川等地的许多招聘会现场看到,许多求职者都收到了一些公司的招聘通知,但他们又在招聘会上说“上马”,以了解是否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缓慢就业”成为近年来就业的新优势。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教师田冠仁说:“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先靠自己的力量找一份吃得开的工作,继续寻找机会。 现在,大学生中“慢慢就业”的情况很多。 ”。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未就业人数比例达到7.5%,其中4%的群体继续就业,1.1%的群体继续准备升学,2.4%的群体没有就业或学习

“走出校门,走向何方?探寻高校毕业生就业轨迹”

2 )经济增长放缓为什么就业稳定?

调查:新兴产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稳定器”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为何总体稳定?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等行业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于机械更换和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对员工的诉求减少。 然而,新闻技术、文体娱乐等新兴产业不断成长,成为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发挥着就业“稳定器”的重要意义。

纪平表示,近两年来,学校招生的软件开发、通信工程、教育培训类公司和岗位数量明显增加。

2016年,北京、广东、河南、湖北、山东等9个省的高中毕业生总量超过340万人,占当时全国高中毕业生总量的近一半。 整理上述省份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可知,迄今为止,大学生就业岗位最多的制造业近年来呈逐年减少趋势。 以网络经济为首的新闻技术等第三产业,接收大学生的人数比例大幅上升。

以“世界工厂”广东为例,2016年高校毕业生总量为53.5万人,在制造业行业的就业人数为17.19%,比2012年减少4.6个百分点。 另外,在商务服务、文体娱乐、新闻技术、科技服务4个领域中,大学生就业量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

“由于钢铁‘脱生产能力’等的影响,现在与大学生的职场录用相比,几乎没有钢铁公司的身影。 ”安徽省人社厅就业处副处长吴传华说。 相比之下,科大讯飞等报纸科技企业对大学生招聘诉求激增,填补了钢铁领域招聘数量减少的“差距”。

探索3 :好好保护“北上广”,还是离开?

调查:就业岗位多元化趋势明显,“新一线”城市展现吸引力

去年上半年,合肥学院计算机系应届毕业生李亮,和40多位同学与合肥新闻科技公司签署了实务协议。

“过去,IT行业的许多师兄、师弟选择在‘北上广深’战斗。 ”李亮说。 但是这两年,更多的同学选择了留在合肥。 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太高了,而且快速发展的机会不比二线城市多。

一线城市仍保持相对最高的就业合同率,但许多调查机构报告显示,近两年来,高校毕业生并未盲目追赶“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是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等“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

根据招聘网站“BOSS直聘”以2016年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为对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报告书”,仅有36%的人希望在“北上广深”工作,比3年前下降了15%。

整理湖北、湖南、河南3个中部省份公布的高中毕业生流动数据,近3年来,3个省份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

丁雪峰表示,湖北是高等教育省,往年有大量毕业生流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近年来,湖北省剩下的就业率在稳定中上升,2016年的42.7万毕业生中,有60.2%留在湖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5个百分点。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表示,近年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加工业、制造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的一些变化体现了我国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4 )研究生院或出国留学的人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调查:深造人数逐年上升,以大学本科生过半留学为积分

近年来,随着人数的增加,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报酬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特点,很多人质疑读研究生和花大量资金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回报很低。

但是,记者采访显示,除了之前流传的就业活动外,毕业后继续升学和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也在增加。

2014年至2016年三届毕业生中,浙江选择升学或出国的比例从7.1%上升到9.3%,陕西选择升学或出国的高中毕业生比例从0.85%上升到0.89%。

要点在高中本科生中,深造的气氛更为浓厚。 近年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升学或出国深造占有率维持在80%左右。 武汉大学本科生升学或出国所占比例从2014年的52.8%上升到去年的57.1%。

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晏金柱表示,在一点点的专业上,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都会选择研究生毕业还是出国。 “例如,100多名学生科学院基础学科的本科生中,直接就业的只有10多人,其余的选择了升学或留学。”

田冠仁表示,目前就业市场上知名公司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上就业行业逐渐细分,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升学或出国留学,提高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海外留学人数在增加,留学回国人数也在增加。 ”北京由于民间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一齐提出了新的想法,“海归”的素质也大不相同。 他们中的优秀分子,由于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给公司和公司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活力,容易被关注和青睐。

5 )部分大学生就业“不安全感”来自哪里?

调查:由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就业竞争激烈,女学生的就业歧视依然突出

据采访,受高等教育定位变化、生活价格压力加大、就业歧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迷茫和焦虑。

安徽省两所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欢庆成功报考,但对未来并不乐观。 “基础学科就业渠道狭窄。 ”尽管软件开发、保险精算都需要应用数学的支持,但学校的课程很少涉及这些就业诉求,他祝辞说:“研究生升学无非是延缓就业。”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多年来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加剧了就业竞争。 另一方面,由于某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行政水平,开设了大量同质化的基础研究性专业,部分毕业生不太能满足招聘部门的素质诉求,遇到了就业的壁垒。

多家招聘机构的人事负责人表示,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的情况下,多所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讲授方法明显落后。 这种情况在一些非名校中更为明显。

另外,面对城市每天的生活价格,特别是马上就要过万的房价,相对有限的薪酬涨幅,让很多大学生感到压力很大。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的陈雯在深圳找了一份年薪12万元的工作。 近两年来暴涨的房价让她头疼。 “每月房租至少两三千美元,加上交通费和伙食费,超过一万美元的月薪不到三千美元。 ”陈雯说。

值得观察的是,性别歧视仍然是女学生找工作的“拦路虎”,隐性歧视依然突出。

在东北某大学举行的大规模招聘会上,一家科研院所在招聘岗位上不限定性别,但只接受男性简历。 一位积分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表示,目前许多公司在入学录取时经常筛女生,特别是女研究生,“因为女研究生很快就会面临结婚、生子等问题。 特别是双子女政策放开后,女职工比较有效的工作时间进一步缩短,用人单位的普遍担忧加剧了女性就业难。 ”

“走出校门,走向何方?探寻高校毕业生就业轨迹”

刘铸等业内人士建议,高校应在特色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强调多样性,并与市场诉求相结合。 政府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越来越多的保障性住房保障。 另外,要重点抓好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业,将存在就业歧视的招聘公司列入黑名单。 (记者李劲峰、杰文津、王莹、陈尚营)。

标题:“走出校门,走向何方?探寻高校毕业生就业轨迹”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4812.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