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沪深300ETF发行遭疯抢 华泰单日吸250亿”

“沪深300ETF发行遭疯抢 华泰单日吸250亿”

2021-06-10 03:32: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徐皓从上海出发

沪深300etf只的发行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本周,随着嘉实沪深30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开通了网上现金认购和网上股票认购,机构正式集中入场。

不少网友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近日接到证券公司投资顾问电话,推销沪深300etf基金背后的“蓝筹行情”。

据悉,目前这两种销售产品的情况较为理想,远远超出预期。 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含联储基金) 4月24日单日获得的意向认购额达到250亿元。 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此次沪深300etf发行将毫无悬念地刷新etf的首次纪录。

超出期待的参加热情

嘉实沪深300etf本周开始“网上股票认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也于4月24日进入最后三天的“网上现金认购”、“网上股票认购”阶段。 在etf的销售中,这个阶段才是以前流传的“大日子”,机构资金介入这里是很正常的。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发行前,两家基金企业都将上市目标设定为“百亿”规模。 上次股票型基金的首次规模突破百亿已经是两年半前了。

但从目前的新闻来看,市场对沪深300etf的参与热情超出了预期。

记者了解到,4月24日1日,仅通过证券公司渠道购买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就达到200亿元,另外,通过该企业直销渠道销售的沪深300etf连结基金也于同日流入50亿元。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机构部和直销部门的期望。 ”华泰柏瑞的人说。

虽然嘉实基金方面没有透露etf的具体预约数,但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改变了etf在最后一周集中大量注资的格局,资金一直在进来。” 另外,据悉,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机构密集的情况相比,嘉实沪深300etf机构和散户的比例可能更均衡。

上海证券交易所“绿灯”护卫

保险机构是etf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目前几个主要etf都是保险资金的“标配”,但这次两个标的同一个etf对保险机构的暗斗不少。

对华泰柏瑞来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绿灯”的庇护下,最终的发行数字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据相关保险机构介绍,前期上海交易所召集各保险机构进行会晤,首次开放保险机构在自己座位上进行etf在线现金认购和换股。 这意味着保险费不再需要通过证券公司的席位进行关联交易,有助于为保险费提供交易便利,节约价格,提高保险机构的参与意愿。

2只etf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因此这自然成为该基金发行的有利条件。

记者目前不了解深入交流的所有相关措施。

证券公司出售“蓝筹行情”

当郭树清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极力强调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时,证券公司也放声动容,通过自身渠道向投资者强势推销300etf。

“我最近接了两次电话。 投资顾问推荐我预约沪深300etf。 我说,蓝筹股的价值被低估了,现在值得投资。” 在某国信证券开户的网民对记者说:“我时隔几年才接到他们的电话。”

另一位在华泰联合证券的网民也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他最近接到了证券公司的销售电话。

现有消息称,此次沪深300etf发行毫无悬念地刷新了etf的首次纪录,极有可能成为2007年以来新基金募集最高的一次。

迄今为止,etf首次募集的最高规模为华夏上证50 etf 54.35亿部,近年来发行的ETF产品较多,但由于指数标的多为“非主流”,首次募集规模很少有人超过10亿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本周两只etf相继退出募集,5月将集中入市,为a股市场带来百亿级增量资金。 其目标为沪深300指数,因此将点燃蓝筹股的行情。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都打电话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8359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无锡: 15152247316广州: 020-89660257

标题:“沪深300ETF发行遭疯抢 华泰单日吸250亿”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946.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