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基金清仓10只个股 强周期或业绩变脸股“首当其冲””

“基金清仓10只个股 强周期或业绩变脸股“首当其冲””

2021-07-17 04:48: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10字,读完约4分钟

每当记者陆慧婧从上海出发时,

随着上市公司第一季度发布开始,公募基金第一季度的布局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统计,在134家已经公开发行一季度报纸的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中,公募基金在仓库的10只股票中,有多只基金的单独股票,从所属领域和一季度的业绩来看,强周期或业绩发生变化的股票“首当其冲”。

清仓10株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昨日,公开第一季度报告的134家上市公司中,有10股被公募基金“抛弃”。

其中,无论从被减持股份数还是减持比例来看,滨化股份都在1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据滨化股份年报报道,去年年底,华夏基金旗下华夏特征增加,华夏蓝筹股和华夏收入股3只基金公募基金共持有6993.76万股。 但是,在4月16日企业公布的一季度报告中,华夏基金3只基金已经选择退出,另外,企业10大流通股东中、中国人寿1只危险分红账户也退出了10大流通股东名单。

“基金清仓10只个股 强周期或业绩变脸股“首当其冲””

一点点基金独门独户也相继被抛弃。 去年第四季度末,无基金两只基金“拥抱”杭州解百。 诺安以灵活的配置持有146万股,成为企业第六大流通股东。 无主题精选119万股杭州解百买入,排名第九大流通股东。

另外,在剩下的8只清仓股中,泰信蓝筹集了清仓云煤炭能源,景顺长城精选了蓝在去年四季度单独持有的桐君阁,从最新一季度公布的流通股东持股数来看,景顺长城已经减持到525万股以下。

强周期和业绩变动股被抛弃了[/s2/]

随着市场预期经济复苏强劲空,一季度末,以水泥和煤化工股为代表的强周期股票,无论业绩好坏,都遭遇“先”基金抛售。

作为上海市首次发布一季度报纸的上市公司,云煤能源的业绩可谓辉煌。 公告显示,一季度云煤炭能源为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14.1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5.20%。 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孙企业师宗煤焦化企业大幅亏损和城市燃气价格调整、燃气销售收入增加。

然而,在如此美好的业绩下,泰信蓝筹却大幅抛售云煤能源,去年4季度,泰信蓝筹持有29万股云煤能源,1季度末,云媒体能源前10大流通股东不见机构身影。

业绩已经被遗弃,利润下降的股票自不必说。 根据滨化股份一季度报告,企业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310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5.41%。 这已经是滨化股基于去年全年业绩下滑,企业利润进一步倒退。 年,“氯碱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领域装置操作负荷低,下游诉求不足,苛性钠产品价格全年高位下跌,滨化股实现净利润3.66亿元,同比下降39.81%。 业绩长期低迷,华夏基金的3个产品也在1季度集体“逃走”。

“基金清仓10只个股 强周期或业绩变脸股“首当其冲””

此外,近年来,一些机构密集的医药股因个股业绩变化而引发机构抛售。 冠昊生物一季度业绩下滑,企业唯一机构投资者国泰价值精选基金选择“退出”。

冠昊生物财务报告显示,一季度企业营业总收入3843万元,比去年同期下跌9.51%。 归属于企业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75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跌38.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81.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跌82%。

随着业绩的变化,企业股票在大宗交易市场也频繁减持。 自去年7月6日企业3953.41万股首次限量发售解禁以来,截至昨日,冠昊生物已在大宗交易平台登场20次,累计减持股数达到2704.66万股。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的研究机构都对冠昊生物的兴趣急剧下降,去年全年,只有平安证券发布了针对冠昊生物的研究报告。

此外,冠昊生物前十大流动股东排行榜与其他医药股机构集体团结,形成鲜明对比。 去年三季度,国泰金鼎精选认购170万股,占总流通股持股比例的2.45%,四季度末国泰金鼎仅减持20万股,今年一季度国泰金鼎价值完全偏离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标题:“基金清仓10只个股 强周期或业绩变脸股“首当其冲””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2072.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