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粤港澳自贸区上报“3+1模式” 专家预计很快获批”

“粤港澳自贸区上报“3+1模式” 专家预计很快获批”

2021-07-09 22:44: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70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金融研究所所长唐士奇解体,从战术上讲,未来将有更多的自由贸易区得到批准。 这是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纵深的必由之路

12月8日,或受二期自贸区特别是粤港澳自贸区即将获批的消息影响,珠海港、盐田港、深赤湾a等概念股均强势涨停。 白云机场也上升了3.8%。

广东申报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方案被称为“3+1模式”,包括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及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931.385平方公里,年可开发面积295.385平方公里。 该方案于去年12月向国务院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金融研究所所长唐士奇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总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广东香港澳门自由贸易区应该很快得到批准,未来将“稳定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快速发展中国澳门经济,中国澳门高度依赖博彩业的产业结构。

鳟鱼将成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有媒体报道称,广东提出的自贸区方案是“打包”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及广州白云空港保税区,建立“粤港澳自贸区”。 南沙的定位成为中国香港公司走向广东的跳板之一,横琴面向中国澳门,前海是金融创新,白云机场与上海浦东机场类似,定位物流中心。

据了解,粤港澳自由贸易区总面积931.385平方公里,年可开发面积295.385平方公里,远远大于目前上海自由贸易区规划的28平方公里。 更大的可开发面积不仅为公司提供了许多快速发展空之间,也为仓储、加工、土地金融等自由贸易区未来快速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广阔空之间的支撑。

唐士奇认为,“粤港澳自由贸易区”之所以有可能很快得到批准,是因为这个自由贸易区方案连接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地理位置上很独特。 很好地表达了中央的意图; 经济方面体积最大,总量上相当于几个上海自由贸易区。

其他分析人士表示,粤港澳自由贸易区将逐一发挥港澳在国际经济中的突出地位和特点,推动越来越多的高端资源向自由贸易区集中,为我国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新的空区间和新的平台

唐士奇解体表示,粤港澳自由贸易区未来获批后,可以借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国际化地位和特点,同时也起到“稳定中国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快速发展中国澳门经济”等作用。

唐士奇表示,目前珠海横琴岛拥有立法权,面积相当于中国澳门的3倍以上,作为粤港澳合作三大平台之一,今年6月底以来封闭运营后的横琴已经成为物资、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可以有效自由流动的“特区中的特区”。

相关概念企业短期受益

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举行第19次集体学习会,习主席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术是一项多层次的系统工程。 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大局面,同时,更加求同存异,立足周边,逐步构建面向世界的自由贸易区互联网,积极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和自由贸易区,更加紧密地与我国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地往来

“粤港澳自贸区上报“3+1模式” 专家预计很快获批”

唐士奇解体,上海自由贸易区被批准后,从战术上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自由贸易区逐渐被批准。 这是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纵深的必由之路。

广东将把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功能,积极扩大服务业对港澳的开放,快速发展新型国际贸易方法,探索建设现代金融服务创新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法制化的国际化商业环境,构建cepa升级版和海关特别监管区域升级版

唐士奇表示,未来随着粤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批准,相关概念的上市公司股票将有机会短期内逐步升值,但这种上涨的机会很难持续很久。 并且,他认为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放缓,gdp增长率很可能低于7.5%。 另外,将来随着ipo注册制的开放,大盘不太可能持续上涨; 大盘指数的暴跌主要是受前段时间央行降息的影响,目前主力庄家拉升股价,为未来上市做准备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标题:“粤港澳自贸区上报“3+1模式” 专家预计很快获批”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0073.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