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甲醇产销隔千里每天数万吨上公路”

“甲醇产销隔千里每天数万吨上公路”

2021-06-06 13:24: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628字,读完约4分钟

张静经过记者刘林鹏从成都出发

一辆车的价格低于8万元的甲醇,为什么要“走千里单座”,花上万元的运费运到山东销售呢? 8月26日延安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人们开始对危化品的运输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教授对记者表示,目前煤炭资源集中在西北等地,化工产品费用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这一产业结构难以改变。

“中国煤化工产业布局现状是生产和销售分离。 以甲醇为例,其主要生产地往往距离主要费用市场数千英里。 ”隆众信息分析师王涛昨天( 8月28日,《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西北地区铁路运力不足,大规模选择道路运输危险品成为“无奈之选”,高频率的危险品运输在运输途中存在危险,

根据中宇化工网的统计,今年1~7月,全国甲醇产量1510万吨,平均每天超过7万吨。 专家表示,在甲醇产能大量聚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铁路运力不足,即便保守估计,每天横穿道路的甲醇约为数万吨。

公司:“车皮”不好找

王涛说,煤化工是资源驱动型产业。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等地区,煤化工装置也多在这些地区建设。 据其统计,只有煤制甲醇一种,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65%,但其销售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产销分离的现状决定了煤化产品需要大量的运力。

“西部地区的铁路运输一直是个难题。 ”王涛说,根据铁道部的统计数据,全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万公里,目前运力的90%主要用于煤炭、石油、粮食等大宗货物的运输。 目前,铁路网地理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客运能力不足,西部地区货运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

“铁路的价格和安全性大大优于道路运输,但由于运力紧张,许多公司无法获得车皮,只能选择道路运输。 ”王涛说。

林伯强也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西部地区铁路货物运输总是非常紧张。

“我们宣传的产品(甲醇)主要销往华东地区,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 因为公路运输太远了,长途运输铁路更划算。 虽然也有道路运输,但很少,通常只运往华北和山东。 运费400元/吨,一罐车标准35吨~36吨,而且首要的是客人自己来取商品。 ’陕北煤化工公司的人向记者坦白说,找“车皮”很难。

山西省煤化工公司销售部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甲醇将销往河南和山西,他们主要采用道路运输,运费平均为300元/吨。

根据中宇化工网的统计数据,今年1~7月,全国甲醇产量1510万吨,平均每月215万吨,平均每天超过7万吨。

煤炭化工物流难

目前,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深受投资者欢迎。 据《南方日报》报道,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收到各地正式报告的大型煤化工项目104个,其中85%以上的项目集中在西北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额达到2万亿元。

“监管部门正在设法冷却煤化工项目,但这一趋势暂时不会改变。 如果不能比较有效地处理铁路运力不足的瓶颈,很多公司仍然会依赖道路运输,毕竟交通管理部门不管抓到多少运输安全,也不能从根本上处理问题。 ”王涛说。

卓创信息化工领域的拆船师宁鲁生此前也表示,目前西北地区大量运行的煤化工装置,配套物流环节建设滞后严重,不仅大幅增加了后期销售的物流价格,也给安全运输留下了重大风险。

“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但能源离不开运输,运输可能伴随着安全事故,这就像一个无法走出的怪圈。 但是,不使用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 ”王涛表示,希望交通管理部门牢牢把握运输安全,并在铁道部有关部门安排铁路运力时,对危险品运输形成政策性倾斜。 他还表示,政府监管机构在规划、审查、验收项目时,可以重新审视运输支持系统的地位。

“甲醇产销隔千里每天数万吨上公路”

林伯强也表示,相关部门在批准新的煤化工项目时,必须综合考虑交通因素,充分考虑当地的物流承载能力。 西部铁路货物运力建设也要加大。

据报道,近年来,中国每年公路运输危险货物2亿吨左右,其中氰化物达数十万吨,易燃易爆油1亿吨。

林伯强认为,为减少运输中的危险品事故发生,寻找危险品运输制度上的漏洞,加强运输管理尤为重要。

标题:“甲醇产销隔千里每天数万吨上公路”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986.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