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标普:违约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标普:违约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1-06-06 04:24: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9月7日通过互联网,通过记者张茜从北京发出的

标普6日报道,健康、可持续的中国债市离不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离不开开放、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债市。

在急速发展空之间巨大

标普认为,鼓励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是债市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对债务人和债权人来说,尤其是在投资者能够约束债券发行人的情况下,更是成为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法和最优的风险定价途径。 但是中国目前的政策大多是促进债券的发行而不是如何吸引投资者 这是因为从200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入了银行间债市,进一步推动了银行间债市的高增长。

“标普:违约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中国的债市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世界债市和中国经济相比,中国的债市规模和范围还相当有限。

中国的债市发展迅速空之间依然巨大。 截至200%年,中国债券发行规模仅占全年gdp的46%,马来西亚是亚洲第四大公司债券市场,占全年gdp的90%,美国和日本的债务都在gdp的200%以上。

中国债市起源于1981年发行的国库券,标普预测,在中国巨大的融资诉求和监管机构的支持下,债市将继续高速发展。 年债发行规模为2008年的2.5倍,截至6月,债券发行规模达到3.4万亿元,比08年末增长54%。

鼓励投资者的多样性

年,中国债市的规模只有贷款规模的37%,反映了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在中国最大的债市银行间市场,仍然有银行主导债券的发行、投资和交易。 银行承担了整个市场债券发行领域的70%。 更深的市场需要资产管理机构和保险企业等其他投资者与银行合作参与

对长期负债的养老金基金和保险企业来说,更深层的债市也是重要的。 据德意志银行(中国)预测,中国养老金缺口到年将达到18.3万亿元。

营造投资者诱导的环境,需要切实提高风险定价机制,建立各方面平等独立的债市,用较为有效的法律体系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强化市场规则。

健全的债市对违约是宽容的

中国债市还没有发生过正式的公共合同违约,这听起来并不那么积极。 投资者相信政府会为所有发行者兜风。 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会引发道德风险,鼓励不顾后果的冒险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之所以保持这种态度,是担心违约会引起金融不稳定。 为什么中国监管机构如此害怕违约行为的发生?

违约是任何债务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基准研究表明,从1981年到1981年,美国投资水平的企业债券年违约率为0.63至11.19%。 1993年至1993年间,亚太地区投资水平的企业债券违约率1998年达到最高点的9.33%。 即使在经济和债市迅速发展不如中国的地区,也不如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虽然发生了企业债券违约的情况,但市场还在运转。

“标普:违约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标普相信,中国债市有能力吸收信用弱的发行者违约。 债市的作用是将风险转移给能够承担什么样的希望和相应风险的投资者,这大大降低了违约的潜在影响。 此外,债市还分散了凝聚在银行部门的风险。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政府鼓励银行“重组”地方债现金流问题,有人认为这是拖欠和违约。 银行监管者的这种行为不利于建立适当的价格体系,也不利于提高透明度。 金融新闻,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市场机制和定价比较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如果切断或阻止金融新闻的发布,将阻碍健康金融市场的建设进程。

为了使人民币更加国际化,特别是外汇储备货币,有必要进一步开放中国国内的债市,并与国际市场标准接轨。 虽然我不认为基准会在短期内完成,但是中国仍需要提高包括风险型债券定价、独立研究、信用风险解体在内的基础透明度。

中国政策制定者同意尽快建立更具流动性的公司债券市场,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以促进债市的快速发展,标普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在市场上建立更有效的债券。

标题:“标普:违约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879.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