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资金面“紧平衡” 拆析师慎言降准时点”

“资金面“紧平衡” 拆析师慎言降准时点”

2021-06-06 03:40: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91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邓莉苹果出生于深圳

“下调也要到月末才能实现”,这是某市场分析师对“下调”的最新看法。 实际上,持续了几个月的准确预测,在经过一次“期待-失望”的循环后,大家对定时点的评价变得谨慎了。

“从长远来看,确实有必要降低基准,但目前还很难把握降低基准的时间点。 ”兴业银行战略解体师郭草敏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

实际上,从资金方面的情况来看,由于央行持续的回购操作,市场资金并不紧张; 从银行方面来看,目前的市场信用额度也还比较充裕,但出于外汇占款持续增长和资金价格方面的考虑,拆船师普遍评价仍应由央行通过降低基准来释放资金。

资金方面的“平衡”

华南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资金交易员表示,“近期资金面比较好,并不怎么紧张。”

昨天( 9月6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 ) 3月期以内品种仍全线上涨,其中7天利率从92.50个基点上涨3.43%,夜间利率从13个基点上涨2.14%,剩下14天利率从18.58个基点上涨3 .

“7天的利率上升很多,但整体来说隔夜利率依然处于低水平,所以资金状况还不错。 ’前面提到的资金交易员。

事实上,8月中旬至月末期间,隔夜利率曾一度最高上涨至3.5%的高位,但随后开始缓慢下跌,9月以来仍徘徊在2.1%左右,而7天利率自7月以来也稳定在3.5%左右。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的刘俊郁认为:“目前资金方面已经平衡。”并认为:“并不特别宽松,但也并不特别紧张。”

“现在的流动性状况在某个时刻很紧张,但过了这个时刻又会好一点。 ”郭草敏表示,比如到9月下旬,受季末因素影响,加上长假因素,可能会影响资金面。

银行的信用额度宽松

从目前银行的信用状况来看,除了少数小银行受存款比例限制,额度紧缩外,多数银行目前的信用额度仍较为宽松。

“目前的额度比较宽松,(贷款)利率与上半年相比也有一定的下调。 ’广州地区一家银行的人说。

今年以来,受信用诉求不足和利率下降的影响,目前的信用市场状况比去年的超紧张略有改善。 “目前,额头还很松。 ”一位股份制银行深圳地区副行长表示,因此,受前利率下调的影响,“利率下降,目前中长期贷款提前还款较多”。

深圳地区业内人士表示,多数中小企业倾向于提前还款,由于没有投资诉求,不需要资金,反而要承担财务价格,还不如还款。

深圳地区一位银行副行长表示,一些房地产贷款指控比较盛行,但整体情况还很糟糕。

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抱怨疲软的情况下,也许无法进一步刺激信用,但这是一个稳定的信号,可以刺激大家的信心。

外汇占有率持续较低

从影响基准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来看,外汇获金持续低位对基准下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郭草敏表示,这几年外汇占有率高,带来了天量的货币投入,银行的扩大也依赖于这一部分。

但是,去年第四季度,外汇占有率开始连续负增长,今年以来外汇占有率负增长的趋势有所缓和,但整体数量不高。 数据显示,7月金融机构外汇占用余额为25.66万亿元,比6月减少38.2亿元。

大通证券宏观研究员郭世涛认为,今年外汇占款增量比去年大幅减少几成,今年新增外汇占款可能降至7000亿元水平。 在过去五年中,外汇占用金每月新增量保持在2500~3000亿元以上的高水平,不排除未来每月外汇占用金再次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

郭草敏表示,目前外汇占有率很低,长期以来,要释放资金就必须降低水平。

目前,持续回购也可以起到资金投入的作用,但刘俊郁认为,它可以更好地降低银行资金的价格,也可以刺激信贷。

昨天,央行再次进行了7天和14天各200亿的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3.35%和3.5%,7天利率比前期的3.4%有所下降。

郭草敏认为,目前回购利率波动比较频繁,因此方向也并不特别具有信号作用,而是越来越有可能与总量和市场诉求相关联。 他说,从中长期来看,下调的准确性肯定会下降,但目前很难把握下调的准确性时间点。

标题:“资金面“紧平衡” 拆析师慎言降准时点”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86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