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国家能源局调研内陆核电 已基本掌握三代核电技术”

“国家能源局调研内陆核电 已基本掌握三代核电技术”

2021-06-23 19:48: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84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的本金从北京出发

随着核电建设的全面恢复,应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电厂也相继开工。

最近,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前往福建漳州进行调查,现场观看漳州核电项目选址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报告。 在座谈会上,刘琦表示,将全力支持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漳州核电项目。

在能源局层面支持原子能发电,对原本正在复兴的原子能发电建设寄予了更高的期待。 在此前举行的第三届能源论坛上,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表示,我国目前拥有年产6~8台核电设备的能力,也基本掌握了第三代核电的技术。

三代核电机组开工

一个月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批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国内建成,有利于“在调整能源结构中促进稳定增长”。

日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能源局表示,“华龙一号”是国家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核心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我国20多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合作开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

上周五,在出席“第三届能源论坛”时,刘琦表示,快速发展核电对保障中国电力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核工业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促进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中国在沿海地区开始建设新的核电项目,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始启动,后续项目正在积极准备中。 ”刘琦说。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除今年新开工8台左右的核电站机组外,今年国家能源局还将发布关于核电基础创新的特别计划。

随着福清“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开工建设,其他“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也已就绪。

能源局表示,目前“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广西防城港3、4号机组的设计文件、设备采购与供货、现场施工准备、项目审批与报批等各方面业务按计划稳步推进,进展良好,满足了全年开工建设和后续施工的要求,

能源局近日表示,“华龙一号”核反应堆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177堆芯”进行设计,与国内输送核电机组相比,发电功率提高了5%至10%,并且降低了堆芯内的电力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大力实施核电进军海外的战术

目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较高,特别是煤炭的费用比重达6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5.8个百分点。 发电量中,煤电的比例为7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28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有23台,总装机容量达到2138.6万千瓦。 截至年底,核电总装机容量为2030.6万千瓦,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49%,也有巨大的快速发展空之间。

刘琦表示,中国要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全年非化石能源占20%左右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

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能源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目前,中国核电正在向现代化、规模化、自主化、系列化方向快速发展,在一些行业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周济还表示,中国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具备了第四代核电技术快堆和高温气冷堆的研发能力,实现了核燃料循环关键环节的技术重大飞跃,取得了巨大成果。 能源局原子能发电司司长刘宝华也表示,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三代原子能发电的技术。

能源局表示,福清5、6号核电站的建设将完全利用我国目前成熟的核电设备制造业体系,自主开发关键设备和零部件。 的国产化率超过85%,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进、经济增长的促进、核电进军海外的战术的实施。

目前,“华龙一号”已经引起“一带一路”战术沿线国家的关注和认同,并与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南亚等近地点20个国家开展核电项目。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与位于南亚的巴基斯坦签署了项目协议,在与埃及积极扩大的情况下,最终落地“海上丝绸之路”终点英国,在一点核心问题上达成共识。

标题:“国家能源局调研内陆核电 已基本掌握三代核电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566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