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商务部新招促花费品进口 国外代购将遇劲敌”

“商务部新招促花费品进口 国外代购将遇劲敌”

2021-06-04 12:20: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从北京出发

“扩大进口是国家未来的重要战术之一,与机械设备等相比,如何扩大消费品的进口更为棘手。 》昨天( 10月30日),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马社在世界商品购买季开始仪式上间歇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

经商务部批准,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办的全球商品采购季可以说是促进消费品进口的关键。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在全球商品采购季,将为海外新企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探索新模式,也将为扩大中国进口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表示,按照国务院关于扩大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进口的实务任务,将与国内主要保税区合作,向与中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集中采购进口商品。

新招聘以促进消费品的进口为目的

全球商品采购每季度在春季、秋季进行,重点是产品进口。 其具体办法是在主要城市开设的全球商品购买中心展厅提供6个月免费展示宣传服务,为进口商和经销商举办对接活动,组织来自中国各地的商超、购物中心、公司买家、营销专家

国际贸易协会副会长、国际企业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购季的一大亮点是组成由媒体、专家和采购主体组成的中国采购手团,根据国内市场诉求,向海外主要目标国家进行现场谈判。 “买家们的鉴别能力和传播能力是我们中意的关键,他们结合国内市场的诉求和海外企业品牌,让中国客户承担考察、判断、引进、宣传全球企业品牌等工作。 ”

“商务部新招促花费品进口 国外代购将遇劲敌”

作为中国和欧盟贸易的主管之一,马社告诉记者,在海外能够购买商品的客户只是少数,很多外国知名产品在中国的认知度很低。 以欧盟为例,中国客户可能对法国和意大利的产品略有了解,但对爱尔兰等好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爱尔兰奶粉实际上质量很好。

此前9月发布的稳定外贸“国八条”中,一条强调积极扩大进口,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以促进贸易平衡。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上个月我国出口增速快于进口,今年贸易顺差达到1483亿美元,超出预期。 此外,扩大支出品进口也能比较有效地抑制我国目前的高顺差。 据悉,在全球商品采购季,面对与中国贸易赤字较大的国家,将集中购买进口商品。

“商务部新招促花费品进口 国外代购将遇劲敌”

海外代购模式受到冲击

目前,海外代购在国内屡见不鲜。 代购商品大多是奢侈品、奶粉等日常费用品。 今年的海外代购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80亿元,其中许多存在灰色关闭、安全隐患等问题。 例如,日本明治奶粉由于检测出放射性铯,企业宣布召回40万罐婴儿奶粉免费更换,但没有召回通过国内代购渠道购买的明治奶粉。

全球商品购买旺季将是官方模式对抗代购的平台。 此次采购季,以人们关心的进口奶粉为突破口,与电子商务合作开设全球最大的ctob平台,汇聚全国奶粉订单,以统一订单、集中谈判的形式,让采购集团向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提供高质量的

禁止在海外代购,得到众多顾客的支持,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价格便宜。 许京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在欧洲、美国等地进货都是少量购买,没有定价权,是五阶段流通模式。

此外,采购季设在主要城市的全球采购中心,目的是通过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商的采购模式,整合国内的费用索赔,通过大量采购的方法增加商品价格谈判的砝码,降低采购价格。 基本上所有进口商品的价格都比以前传到零售渠道的终端价格便宜30%~50%。 “与网上代购价格相同,一些进口水果的价格可能只有市场价格的1/4; 另外,还可以享受代购无法享受的售后服务。 ”许京说。

“商务部新招促花费品进口 国外代购将遇劲敌”

例如,以约50欧元的鞋为例,徐京解释说,这个价格的鞋在中国普通百货公司约能卖200欧元。 在新模式中,由于降低了进口价格、物流、关税等价格,售价将不足100欧元,甚至减半。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标题:“商务部新招促花费品进口 国外代购将遇劲敌”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431.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