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经济回暖通胀无忧 10月宏观数据有望继续爬升”

“经济回暖通胀无忧 10月宏观数据有望继续爬升”

2021-06-04 07:16: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93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从北京出发

明天(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的cpi和投资、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目前市场对中国上个月的经济走势普遍持乐观态度。

10月份的官方pmi从9月份的49.8上升到50.2,表明制造业活动稳定。 中国UBS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pmi明细显示,10月份出口订单和新订单均有改善,生产活动出现反弹,库存企业趋于稳定。 即将公布的10月宏观数据将证明中国经济正在温和复苏。 预计cpi将停留在“1”区间,投资等数据将持续上升。

10月的物价有望停留在低位

9月份cpi在8月上涨至2.0%后,再次回到“1”区间,数据为1.9%,表明中国物价还没有明显的上涨动力,将在10月或更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下旬全国主要食品价格监测,27种食品中,15种食品中旬减少,3种食品持平,真正环比上升的食品只有9种。 价格下跌的食品主要是蔬菜,其中白菜价格比10月中旬下跌9.3%,芹菜、油菜、西红柿的价格也超过了2%。

汪涛认为,10月猪肉和蛋类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供应充足,蔬菜价格跌幅扩大,受此影响,食品整体价格较上月下跌,同比增长也有可能放缓。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评价更为乐观,《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如果菜价持续下跌,10月份食品cpi将比上个月下跌至-0.6%附近,非食品cpi可能比上个月略有下跌0.3%附近,10月份cpi 年内的cpi呈现7月和10月的“双谷”的样子。

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 ppi )涉及工业公司的诉求,该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下跌,同时跌幅逐渐扩大,9月份出现了小幅稳定的态势。 据鲁政委评价,上游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下游加工工业品价格中反应时滞的因素,10月份ppi环比回升至0.3%附近,预计6个月内可能首次转为正。 ppi预计进入比去年同期-2.8%至-2.4%的区间,中位数为-2.6%,比上个月窄1个百分点。

“经济回暖通胀无忧 10月宏观数据有望继续爬升”

经济复苏的趋势继续明朗

不用担心通货膨胀,ppi跌幅得到缓和,对经济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经济增长的数据也出现了前期政策的效果,因此10月份可能会继续有光明的表现。

9月发出全球变暖信号的是出口,预计这一态势将维持在10月。 汪涛说,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先行指标都表明中国海外需要持续改善,意味着出口增长有可能继续回升,预计10月出口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 进口也将继续回升,可能比去年同期增长近6%。

作为外向型经济国家,出口的微妙变化也反映在国内工业上。 中投证券报告称,社会融资规模高增长,内需回升,美国复苏加快,欧洲经济企业稳定,工业增加值回升。 报告预计,第四季度固定投资增长率将上升至21%,工业增长率将达到9.7%。

“从10月份pmi各单项指数来看,出口订单、新增订单、产品库存、原材料库存等指标均较上月有所上升,反映出诉求方的改善支撑了工业生产的恢复。 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10月份工业增长率将上升至9.6%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想。

决策层也不断地对经济充满信心。 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亚欧首脑会议领导人会议时指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落实和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将更加稳定,中国有信心实现今年的快速发展目标。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分析说,三季度gdp较二季度下跌,但从出口等多项指标来看,三季度将出现全年低点。 四季度gdp增长率为7.7%,预计年内政策也将以稳定为主。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稳定增长依赖财政政策,似乎财政政策发挥的时间也更大。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央基础设施投资已出台全年预算指标的97%,目前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特别是带动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标题:“经济回暖通胀无忧 10月宏观数据有望继续爬升”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37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