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乳业人士称若提高牛奶标准将迫使奶农杀牛”

“乳业人士称若提高牛奶标准将迫使奶农杀牛”

2021-06-14 05:24: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2856字,读完约7分钟

关于牛奶标准高低的争论,最近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最近举行的乳业论坛上,关于当前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两位业界人士针锋相对。

广州市乳业协会会长王丁棉炮击:中国乳制品标准创世界最差标准,标准制定受大公司左右。

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目前中国乳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制定奶类标准必须客观现实地出发。

在研讨会上,双方的观点不过是零散的表达。 6月21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双方当事人,向网民更加充分地展示了其观点。

正方

内蒙古乳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

实行更高的标准

七成奶农杀牛

乳制品是安全的,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首先要了解和保护顾客的健康需求。 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必须以老百姓的健康为第一重要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

必须承认,目前我们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确实不高。 的新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每100克鲜奶的蛋白质含量在2.80克以上,但该标准公布前的要求在2.95克以上。 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但现在每毫升200万个。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基准确实下降了。

但是,这不会对客户的健康造成损害。 卫生部等部门在制定标准时,肯定会充分考虑。 大家都希望乳制品质量高,严格。 但是,制定一个标准的话,大部分生产者无法达到,有时会脱离现实。

目前,中国奶牛养殖业的现实情况是,小规模散养比例高,超过70%,为100头以上的规模,不到30%。

小规模饲养不是标准化养殖,如果是自家栽培的话,会给奶牛吃什么,蛋白质含量经常不稳定。

农业部的调查显示,2007年和2008年夏天,北方省份鲜奶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 某乳制品公司6月在西北、中南、东北等3个区收购鲜奶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到75.8%、33.8%、24.9%。

小规模抛撒玫瑰,大多紧挨着房子,卫生环境不太好,牛奶采后残留条件有限,生鲜乳菌落总数容易增高。

另一个现实是,奶源远远不能满足乳业的加工需求,差距达到40%—50%。 结果,收奶公司在检查奶源时,底气不够了。

因此,无论蛋白质含量和生鲜乳菌落总数指标的设定如何,都必须以保护客户安全为前提,同时考虑我国乳业的快速发展现状。

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养殖规模,特别是高质量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变目前奶源的供需关系。

提高标准,逼迫质量提高,这种想法很好,但是如果脱离现实情况,乳业有可能毁灭。 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占总量70%的散养家大部分要倒奶、卖牛、杀牛。 奶源供应更加紧张,可选择的高质量奶源更少。

没有牛奶的时候,乳制品公司必须关门,客户只能依赖进口。 无论进口乳制品能否满足国内较大的诉求,光是价格并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能承受的。 那时,国外想如何提高价格,我们也只能接受。

虽然为了保护民族产业不能损害客户的健康,但是不损害客户的健康,逐步提高质量不是也可以吗?

最近,公众对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疑问是对国产乳制品质量不信任的小爆发。 提高乳制品质量,重塑客户信心,养殖户、乳制品公司、领域协会、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奶牛养殖业是乳制品质量控制的来源。 扩大规模化养殖比例是提高鲜奶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游玩。 比如成立乳业合作社,或者政府成立标准化养殖小区,奶农把自己的牛纳入养殖小区,按照统一标准管理。 实力雄厚的乳制品公司,也可以自建牧场和养殖场,确立自己的核心奶源地,更好地控制鲜奶的质量。

总之,我们不仅要对客户的健康负责,还必须合理尊重客观现实,在两者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加快乳制品质量的提高,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下一页

另一侧

广州市乳业协会会长王丁棉

维持现有标准

广大人民不买账

关于中国去年公布的新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业内有人认为,这是一夜倒退25年的标准,也是世界最低的标准。

内蒙古乳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表示,这一标准是尊重国情现实,保护中小奶农的好处,但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

我们现在的条件是不能生产高蛋白牛奶吗? 显然不是这样。

只要给牛喂精饲料和高质量的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提高。 如果提高标准,提高收购价格,不达标的不能卖,奶酪畜牧业农户就必须增加投资,而价格充足,高标准养牛自然就会高标准产奶。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以散养为主的结构,不能生产高质量的奶。 例如,许多人认为散养卫生条件差,无法保障菌落总数达到高标准。 但实际上,减少蚁群总数并不是农民做不到,而是公司设施跟不上。

牛奶离开乳房的瞬间,其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每毫升3000—5000个,最多也不过1万—2万个,之后达到200万个,主要是因为牛奶离开乳房进入加工环节的时间段。

也就是说,产生超标细菌是因为挤奶站等人群。 挤出牛奶送到挤奶站之前,农民可以用冰块把牛奶容器包起来。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很好。

让我们来看看照顾中小乳农的好处的说法吧。 事实上,在新标准实施一年后,奶酪畜牧业农户并未从中受益匪浅,反而间接受害。

虽然国内乳制品的诉求迅速提高,但一点点就出现了奶农倒奶、杀牛的现象。 如果销路好,利润丰厚,奶农为什么能轻易杀牛,主动退出?

低标准乳制品,国内客户不买账。 现在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购买国外乳制品。 在国内不惜高价购物,在国外带大包小包,冒着真假不明的风险在网上代购,充分说明了我们老百姓对国产乳制品投资的信心在下降。

如果客户没有信心,奶酪农家最终也卖不了奶,或者卖不了价。 上周奶农告诉我,一斤原奶降到1.2元,有8美分,连饲料和人工价格都不够。 亏死了,有什么好处?

降低标准,谁受益了? 乳制品公司。 饲养价格下降,公司有条件比较容易收购低价奶源,用更低价的钱占领市场。 公司规模越大利润越大。

在新的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出台之前,专家在各地进行调查,提出提高标准的意见,但很少被采用,很明显是由大企业操作的。

虽然有些客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我们经常喝的液态纯牛奶主要有超高温杀菌的常温乳和低温杀菌的巴氏鲜奶。 我国市场以常温乳为主流,但发达国家以巴氏乳为主。

相比之下,黄油牛奶杀菌温度低,营养流失少,但保质期短,贮藏要求高,销售半径小。 常温乳杀菌温度高,营养流失多,但保质期长,贮藏要求低,易于远程运输。

新国标将菌落总数提高到每毫升200万个。 如果用这种牛奶制作缬草牛奶制品,不仅风味、营养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一点不明确的因素,但用于超高温加工的常温牛奶影响不大。

在常温乳占绝对主流的国家,将常温乳对奶源的诉求作为国家标准也不难理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客户没有使用优质牛奶的权利,只是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实现。

信息评论:中国乳业标准被认为是世界最低的是照顾奶农的好处

根据中国最新乳业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从原标准的每100克2.95克下降到2.8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0克以上标准。 每毫升牛奶菌落总数的基准从原来的50万上升到200万,比美国、欧盟的10万基准高20倍。

标题:“乳业人士称若提高牛奶标准将迫使奶农杀牛”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3055.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