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远超预期!3月份新增贷款突破万亿”

“远超预期!3月份新增贷款突破万亿”

2021-06-10 11:08: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45字,读完约4分钟

梅俊彦经记者田文从北京出发

昨天,央行( 4月12日)公布的《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3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万亿元。

此前,媒体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该数据预期值为7900亿元,预期最大规模也为9000亿元。

一位银行领域的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3月在供给和诉求方面贷款有了很大改善。 的改善主要是由于政策悄然放宽,诉求的改善则是由于中央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

3月的新融资超出预期

据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3.8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487亿元。 但在3月,这一数据比上个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了8136亿元和355亿元,达到1.86万亿元。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4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70亿元外汇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32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54亿元。 从结构看,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63.5%,比去年同期高10.4个百分点,外币贷款比例为3.4%,比去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3月份单月新增融资数据可谓“井喷式”,达到1.0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20亿元,比上个月增长2993亿元。 相比之下,前三个月2.46万亿元的贷款增加额没有超过市场预期。

“目前,只达到8万亿元(目标)的基本水平,将来信用是否会发生趋势性逆转,目前还很难得出结论。 经济还在下行的道路上。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宏观经济解体师李炜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

他认为,由于在经济下滑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放贷,银行对贷款风险的判断较为谨慎,因此预计每月将维持7000亿元至1万亿元的增速。

直接融资成绩平平

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债券净融资3960亿元,比去年同期少610亿元的非金融公司国内股权融资875亿元,比去年同期少683亿元的信托贷款增加17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30亿元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271亿元

3月公司债券净融资1974亿元,比去年同期少708亿元的非金融公司国内股权融资56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8亿元的委托贷款增加77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43亿元的信托贷款增加9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05亿元的未贴现银行应收票据

从结构上看,一季度公司债券占有率为10.2%,比去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的非金融公司国内股权融资比例为2.3%,比去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的委托贷款比例为7.2%,比去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 信托贷款比例为4.4%,比去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占5.9%,比去年同期低12.1个百分点。

显然,表外融资的成绩并不理想。 另外,“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大幅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但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今年的直接融资没有达到“顶点”。

李炜表示,直接融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变更,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债务发行、直接投资手段、股票等,就无法改善。 至今政策上仍未出现大的环境变化,鼓励这种直接融资。

m1增速不太理想

根据央行数据,3月底,狭义货币( m1 )余额27.8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5个百分点。 广义货币( m2 )余额89.5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只增长了4.4%,公司老板的活期存款、现金流并不乐观,投资热情并不大。 ”分析师崔小龙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3月m2大幅同比增长,证明经济整体最终支出诉求有了较好的提高。

在外汇储备方面,李炜表示:“去年第三、四季度仅有1200亿美元的资金外流,但预计今年一季度将有800亿美元的回流,逆转了去年下半年的外流趋势。 这是因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企业都很稳定。 ”

标题:“远超预期!3月份新增贷款突破万亿”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203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