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七部门:允许水利项目以水利水电资产等偿还贷款”

“七部门:允许水利项目以水利水电资产等偿还贷款”

2021-06-10 08:32: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31字,读完约4分钟

加大金融支持促进水利改革快速发展

――水利部财务司巡视员谈七部门提出意见招商引资水利

本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于文静)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快速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银监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诱惑金融资源投入水利 《意见》首要处理那些核心问题吗? 日前,记者采访了水利部财务司巡视员高军。

多渠道处理水利投资不足问题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保障系统,关系到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全球化。

“长期以来,水利投资以财政资金为主,水利建设受到国家财力规模的制约。 根据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实务会议的精神,要实现中央提出的水利跨越式快速发展战术,必须完全利用银行信贷等社会资金,多渠道处理水利投资不足的问题。 ”高军说。

《意见》指出,金融部门积极探索综合运用多样化政策资源的较为有效的模式,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行业,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合理调配金融资源,优化水利结构,加强水利

他说,在当前金融监管形势下,水利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的领域性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水利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个是水利项目获得银行信贷的准入问题,即“借”的问题,另一个是水利项目贷款的偿还问题,即“还”的问题。

《意见》主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结合国家金融监管要求,特别是融资主体和还款来源等方面,提出确定性要求,并做好政策性诱惑,加大符合水利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水利改革快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融资平台支持水利

《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通过直接间接融资办法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

高军指出,由于水利项目具有公益性、分散性等优势,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以水利投融资企业为首要形式的政府融资平台,以平台为载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是水利金融支持的基础措施和根本途径

目前,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154个市县设立了水利投融资平台企业。

“除水利投融资平台外,《意见》建议积极引进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鼓励水利建设项目通过其他多元化的玩法融资。 ”高军表示,首先有bot、tot、bt等融资模式,以合格的水利项目建设者为融资主体。

并支持符合法定条件的水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支持上市水利公司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上市企业债务发行等方式再融资。 积极探索设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完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加大融资担保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 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建设、所有者招标、承包租赁等方法,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农田水利、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项目。 积极稳妥地探索水利建设贷款等涉农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

“七部门:允许水利项目以水利水电资产等偿还贷款”

扩大贷款还款来源

“水利建设最依赖财政投入,许多水利融资平台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需要融资的水利项目在固定还款来源方面存在暂时的实际困难。 ”高军说。

据介绍,《意见》确定允许水利、水电、排水供应资产和项目自身收益、借款人其他经营性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经地方人民政府同意,从地方水资源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土地转让收益计算的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也作为还款来源

他说,《意见》允许以上述三种资金作为还款来源,这是水利信贷政策方面的一大突破,将为水利融资项目带来合法稳定的现金流。

据初步统计,全年共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约290亿元,随着水利建设基金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规模稳定增长年用于土地转让收益计算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70亿元,随着各地未支付政策的贯彻,土地转让收益计算的农田水利

标题:“七部门:允许水利项目以水利水电资产等偿还贷款”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2006.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