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跌至7.5%将多渠道稳增长”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跌至7.5%将多渠道稳增长”

2021-06-08 05:32: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604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胡健从北京出发

按照时间表,明天(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和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2季度gdp将继续大幅下跌,也有可能低于今年gdp7.5%的增速目标。

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降息,温家宝总理在一周内连续三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同时指出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均被业内视为经济数据不佳的前兆。

UBS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6月份实体经济活动可能依然疲弱,工业增加值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9%左右,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

第二季度gdp或“破8”

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进出口、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长率均未超过10%,这也为gdp下滑埋下了伏笔。

在所有的经济数据中,工业增加值与gdp的关联度最高。 汪涛表示,由于部分领域的脱库和去年同期的高基数,预计6月份工业增加值的环比增长率将保持稳定,但较去年同期增长率徘徊在9.2%左右的较低水平。

东北证券宏观拆船师王国兵表示,二季度工业增长率9.5%左右,预计比一季度的11.6%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对应的gdp增长率可能在7.2%至7.6%之间,中位数为7.4%左右。

投资兴趣明显高于工业增加值,不仅发展改革委5月陆续批准了许多大项目,还保证了重大项目开工和资金运转基本出现在各省经济运行解体会上。 但是,6月的投资势头只能相对制止上半年以来投资的急速下跌,难以支撑反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内不足以完全抵消房地产投资下跌的影响,在寻求缓解的格局下,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小幅下跌。 他认为,1-6月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0%,比前5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预计受家电等其他重要支出费用疲软的影响,支出难以恢复。 ”王国兵分解称,6月开始实施新的节能家电补助措施,但补贴目录刚出炉,厂家铺货需要时间,销售难以明显恢复。

二季度经济未能如约反弹,全年经济能否实现u型复苏也成了问号。 汪涛表示,预计gdp年增长率仍有可能达到8%左右,但将在二季度宏观数据公布后重新做出判断。

稳定成长成为控制主题

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受到高层的重视。 在最近的座谈会上,温总理强调,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支出、出口多元化等,但目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 他说:“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行业,认真做好几个可见而令人鼓舞的事实,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

梳理政策脉络,不难发现,《新36条》各项细则已经明确,央行在二季度连续两次降息,意在加大投资资金保障。 根据UBS的报告,央行近期的不对称降息将进一步挤压银行利润空之间。 这似乎表明政府决心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银行的利益来支持公司部门。 汪涛表示,银行监管部门预计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重要项目及部分房地产项目的融资限制也将放宽,这应有助于今年新增融资总额达到8万亿~8万亿5000亿元。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跌至7.5%将多渠道稳增长”

“得益于银行信贷的支持和房地产市场边际的回暖,预计gdp增长率将因投资而从第三季度反弹。 ”汪涛说。

除了明显的货币政策变化外,温家宝近期表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必须特别观察完全结构性减税,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减少流通环节税收和费用,减轻中小企业税负。

此前消息称,北京将于7月1日开始增值税扩大试点,但最终并未举行。 接近这件事的人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北京考试的事情不是搁浅,而是如何推进需要越来越多的前期准备。 另外,为了不引起洼地效应,试点城市也有可能增加,向全国的宣传速度有可能加快。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都打电话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8359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无锡: 15152247316广州: 020-89660257

标题:“二季度经济增速或跌至7.5%将多渠道稳增长”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43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