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受益于稳增长 11月发电量增速创年内新高”

“受益于稳增长 11月发电量增速创年内新高”

2021-06-01 23:36: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16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实习记者伍源从北京出来

12月9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发电量两个指标均回升。 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创今年4月以来最高纪录。 11月发电量为401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7.9%,为年初以来最高。 一位专家表示,工业增加值数据与发电用电数据密切相关,两数据的回升印证了宏观经济的复苏。

“受益于稳增长 11月发电量增速创年内新高”

分析师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工业增加值和发电量增长率的回升,首要原因是前期各种增长促进措施已经见效,我国宏观经济复苏势头预计将持续到明年。

证明经济的恢复

发电量和工业附加值的恢复并不出乎意料。 进入四季度,我国众多经济数据显示企业出现稳定复苏势头,特别是11月份官方和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双双回升至50%以上,标志着我国大中型公司和中小企业整体进入扩张阶段。

统计局上周末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1%,比10月加快0.5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10月增长0.86%,从领域来看,当月41个大领域增加值均保持较去年同期增长。

根据11月工业增值产品分类数据,471种产品中339种比去年同期增加,其中发电量4011亿千瓦时,增长7.9%,钢材产量8123万吨、16.5%,水泥增长8万吨、9.4%。 说明基础设施投资对同一产品形成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发电量增速曲线呈“u”形。 截至11月的最高增速出现在3月,当月发电量为410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7.2%。 进入4月,发电量增长率大幅下降至0.7%,4月~9月,我国月度发电量增长率最高值仅为2.7%,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 最低增长率为0,出现在今年6月。

随着我国经济在第四季度成为稳定的企业,发电量增长率也迅速回升。 10月,我国发电量为3897.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6.4%。 到了11月,发电量的增长率达到了今年最高的7.9%。

持续到增长态势或明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经济学家陈克新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发电量增长率回升说明我国经济打底回暖势头坚挺,但由于同比增长率依然偏低,这仍在低位回升。 第一、二、三产业经济数据全面好转,固定资产投资和支出投资也持续增加。 制造业和服务业复苏势头明显,制造业约占工业用电量的7成,带动了工业生产和工业用电量的提高。 而且,居民的耗电量也在恢复。

“受益于稳增长 11月发电量增速创年内新高”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认为,虽然发电量和用电量略有差异,但数据趋势一致,9月以来的发电量、用电量数据证明宏观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工厂开工情况好转,经济正在恢复。 近2月公布,用电数据好转的主要原因是,上届政府主导的大型投资项目相继启动,带动了工业和高能源领域用电诉求的增长。

该都商学院副院长林伯强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发电量数据向好的方向略有季节性因素影响,但首先由于宏观经济复苏,工业增加值数据与发电、用电数据密切相关。 工业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成,对发电、用电数据的增加贡献最大。 4个重要领域约占工业电力的7成。 两个数据指标的增长还是靠投资拉动,内需启动还需要时间。

“受益于稳增长 11月发电量增速创年内新高”

陈克新表示,前期各种增长促进措施已见成效,各种政策综合效益推动经济全面复苏,预计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各项扩大内需的措施将陆续出台。 然后随着会议发出的城市化信号,市场信心恢复。 这表明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态势稳健,这种复苏预计将持续到明年。

“订单悦”——《每日经济信息》的大募集活动,报纸的订单很有礼貌。 NBD/Corp /丁月/索引

标题:“受益于稳增长 11月发电量增速创年内新高”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1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