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人民币再逼近跌停 中间价释放维稳信号”

“人民币再逼近跌停 中间价释放维稳信号”

2021-07-07 23:56: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494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袁君从上海出发

昨天( 1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再次逼近跌停位置,较中间价下跌1.956%。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央行还是发出了保持汇率中间价稳定、汇率稳定的信号。 他指出,目前的情况完全没有必要惊慌。

顺便说一下,昨天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以下简称swift )表示,截至去年12月,人民币以全球5大支付货币的2.17%的世界占有率进入。

离岸汇率曾一度下跌至6.2547

1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收6.2435美元,上涨0.17%,为创立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据路透社报道,当天下午,中资大行大宗合并潮起潮落,推动人民币兑美元反弹。

昨天,人民币对美元基准值为6.1282美元,比1月27日上调82个基点,涨幅为12月8日以来最大。 但是,市场对此似乎并未采取“观望”的态度。 当天,人民币兑美元即期盘中一度大幅下跌至6.2481,与停牌6.2508仅相差27个基点,中间价跌幅一度达到1.956%,超过周一跌幅。

上述股票的外汇交易员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1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略有回升,但人民币回升预期并不强烈,市场持续一度空,昨日早盘整体买入较多。 此外,离岸人民币汇率也大跌,一度跌至6.2547。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拆放师徐高说,尽管人民币贬值压力已经加大,央行还是发出了保持汇率中间价稳定、汇率稳定的信号。 因为央行充分控制着人民币汇率——央行有权设定汇率中间价,也是即期汇市的最大交易者。 这是因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12月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明显的贬值压力,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许多专家表示,人民币贬值压力始于近期美元强势升值,全年人民币仍将有4%左右的贬值压力。

但是,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其实上半年也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但从整体来看,贬值幅度也大致在3%左右,现在的情况完全没有必要惊慌。”

人民币以五大支付货币计

最近,人民币汇率相对以往的波幅加大,但这并未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昨天,swift宣布,截至去年12月,人民币全球支付价值超过加拿大元和澳元,全球份额2.17%,继市场份额2.69%的日元之后,进入世界五大支付货币行列。 年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有率仅为0.63%,在全球排名第13位。

斯威夫特银行市场部负责人wimraymaekers表示:“人民币升值至全球五大支付货币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个成绩充分显示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成果),代表着人民币从新兴货币转为常用支付货币。 全球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的崛起,以及2009年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8项新协议,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此,连平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有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初期阶段。 在金融业,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还很低,除支付结算功能外,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其他两大功能,即交易货币和存款货币方面的快速发展水平还很低。

“它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支付货币,这个支付市场的份额与贸易有关,与投资有关。 当然,贸易占了大部分。 ”连平认为,人民币要最终成为与美元、欧元比肩的国际货币,未来必须着力于借贷货币、交易货币、投资货币和存款货币四大功能。

关于最近的汇市波动,连平表示,原因不是资本大幅流失和贸易大幅逆差。 “目前,人民币贬值实际上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件,但这次势头有点猛。 第一,国际货币政策的分化——美国有紧缩的预期,欧洲进一步缓和。 而且由于希腊的地缘政治影响,欧元正受到进一步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将受到贬值压力。 ”

标题:“人民币再逼近跌停 中间价释放维稳信号”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9544.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