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宽松预期提升 节后流动性将好转”

“宽松预期提升 节后流动性将好转”

2021-07-07 07:08: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27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银行发布了《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9万亿元; 人民币存款增长17000亿元,m2和m1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和10.7%。

m2和m1增速背离。 一月份的金融统计出现了一些背离。 1、m2和m1比去年同期的增长率分别比上个月低1.5个百分点,高7.7个百分点。 2、m1余额与上月相同,m2余额比上个月增加1.43万亿元; 3、1月存款增长1.7万亿元,存款比去年同期增长13.6%,比上个月上升4.6个百分点。 打破了近年来信贷扩张放缓、1月存款负增长的局面。

m2和m1的余额环比增加,与去年同期增速的差异,认为基数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增速对比的首要原因。 外汇占款增长放缓,社会融资进入中低增长都将推动m2的中低增长,但短期内基数导致的m2增长率波动要跟踪关注期。

1月份的存款和财政存款意外波动,流动性在紧接之前不久有所缓和。 存款偏离度审查打破了1月份存款环比下跌的局面。 1月份存款增加1.70万亿元,近年来,一旦信贷扩张放缓,1月份存款必然会出现负增长。 存款偏离度评价抑制了年末的存款冲击,使1月份的存款增加能够很好地反映当月的信用扩大状况。

1月份存款和财政存款的“意外增长”给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预计1月份财政存款、准缴纳、现金投入带来的流动性消费将超过1万亿元,为了应对春节现金投入,2月份应该注入的流动性预计需要1.3万亿元。 1月存款和财政存款比预期增加,2月下调势在必行; 同时,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出发,1个百分点低于0.5个百分点,流动性管理工作肯定会变得轻松。 节后,随着现金回笼,流动性将大幅好转。 预计流动性中枢将处于高位,超存活率将维持在2.2%。

“宽松预期提升 节后流动性将好转”

信用扩张对持续性存在质疑,项目诱惑在先。 贷款继续大幅扩大,但公司融资增长令人担忧的主要表现在: 1、信贷扩张势头持续。 1月贷款增加1.49万亿元; 通常,贷款增加1.39万亿美元;中长时间贷款金额增加9415亿元; 2、公司融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持续减少的趋势。 1月份新增社会融资总量为2.0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394亿元。 信托、委托贷款增长低迷,共增加856亿元,合计比去年同期减少4174亿元。

“宽松预期提升 节后流动性将好转”

银行信贷扩张与影子银行渠道熄火并存,信贷扩张的持续性令人担忧。 1月份的银行信贷扩张有年初季节性因素和加快前期项目审查的基础,但经济放缓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压力依然不容忽视。 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一般通过提高准备和核销的平滑不良率,反映出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压力。 另外,影子银行渠道的熄火有同行业务规范的原因,但经济环境的挑战也给影子银行渠道的信用扩大带来了压力。 考虑到银行风险偏好的下降,项目的诱惑肯定对信贷扩张有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专注于项目的诱惑信号,如项目批准、财政资金筹措等。

“宽松预期提升 节后流动性将好转”

我们继续维持对社会融资总量温和回升的评估。 监管部门将继续引诱银行加快融资投入,但银行信贷扩张受到风险偏好下行的约束。 另外,以信托、委托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要对社融的更大幅度恢复做出贡献,还需要探索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法。

在投资方面,1月份的金融数据受到多个因素的冲击,由此形成的政策评估必然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我们有倾向。 1、基数的原因是m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低于预期的第一个原因,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2、1月存款和财政存款意外波动,2月下调势在必行且紧迫,随着节后现金回笼,流动性大幅好转3、银行信贷扩张与影子银行渠道熄火并存,信贷扩张的持续性存在疑问,但同时引发信贷扩张的意图已确定,并

“宽松预期提升 节后流动性将好转”

基于以上评估,我继续看好长期利率债,维持流动性仍然是首要考虑因素,另外,也同样期待节后流动性好转带来的信用差距缩小。

标题:“宽松预期提升 节后流动性将好转”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9335.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