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发改委拟开展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钱试点”

“发改委拟开展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钱试点”

2021-06-20 14:44: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88字,读完约4分钟

每经记者冯彪每经王可然

为了降低物流价格,国家发改委拟提出选择部分高速公路开展分时间差别收款试点等27条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表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将从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激发物流运营主体的活力。 在加大减税劳动力提高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推进物流成本降低。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降低物流价格的关键是通过简政放权降低物流管理价格。 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对gdp的比率比现在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 ”

我国的物流管理费用明显偏高

物流价格过高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蔡进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近5年来,我国物流价格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年的17.8%下降到年上半年的14.6%,但这一比率不仅比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高两倍左右,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降低实体经济公司价格事业方案》,将大幅降低公司物流价格作为降价任务之一。

今年7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降低物流价格的5项措施。 一是年内实现跨省大规模运输许可全国联网,一地办证,全线通行。 二是进一步减税清费。三是规范道路运输执法,不重复罚款; 四是加强国家级物流枢纽和重要节点集疏运输设施建设五是支持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这次发改委拟制定的《意见稿》更加完善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上述措施。 《意见稿》的第一个项目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物流运营主体活力。 其理由是物流费用中管理费过高。

蔡进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我国物流管理费用占物流总费用的12.6%,但在发达国家,这一费用的比重只有3%至4%,通常管理费用超过4%就会增高。

蔡进表示,我国物流的管理费用明显偏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制度性价格造成的,因此,简单的政治放权、制度性物流价格下降是降低物流价格的要点之一。

比较管理费用,《意见稿》确定,优化道路运输通行管理,每年内实现跨省大型运输并网,由出发地省份统一受理,沿途省份限时并轨,一地办证,全线通行。

降低管理费用的措施,《意见稿》中还包括规范道路运输执法行为、完善道路运输证件审查和车辆相关检验检查制度等。

税收抵免费用作为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的措施,《意见稿》也有具体安排。 例如,完善物流行业相关税收政策,全面落实物流公司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采用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开展物流行业收款专项检查,着力处理“乱收钱、乱罚款”等问题。

差别化收款是比较载货车辆

在降低物流价格的措施中,《意见稿》具体表示,将选择部分高速公路开展分时段差别收款试点。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etc非现金支付卡,对符合相关要求的货运车辆给予适当的通行费优惠。

与高速公路分时段收钱的措施相比,一些人担心高峰期收高速公路的钱会比现在有所增加。

据观察,此次《意见稿》提示的差别化收款是与载货车辆的比较。 另外,中央党校经济系教授李旭章认为,不同时间段差别收钱可以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运输,缓解车辆拥堵。

不仅降低物流价格,提高物流效率也是《意见稿》的重点。

《意见稿》提出,加快推进物流仓储新闻化标准化智能化,提高全链条运行效率。 具体方法包括:大力快速发展“互联网+”汽车商品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合作、“互联网+”仓储交易等新模式、新业态,进行仓储智能化试点

蔡进表示,创新物流模式、提高效率、降低物流价格成为公司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司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根本动力。

“多式联运、吊荷运输、无车运输等在发达国家已经是较为成熟的物流模式。 要提高我国物流效率,就需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标准规范,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水平,搞好政策协调。 ’蔡进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

标题:“发改委拟开展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钱试点”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4793.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