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多地出台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 七类人收入看涨!”

“多地出台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 七类人收入看涨!”

2021-06-20 11:20: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浙江、河北、安徽等地出台了多项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等7个主要群体发布了激励计划,多项促进居民增收的实际技能、硬技。

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

国务院去年发表了《关于激发要点群体活力推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 并要求各地区根据现实情况,研究制定促进本地区居民增收的具体办法,建立健全统一的协调工作机制,对要点群体实施精准激励。

最近,浙江、河北、安徽等多地出台了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微型创业者、公司经营管理者、基层干部队伍、劳动力困难群体等7个主要群体,提出了对比性激励计划。

据中新网记者整理,目前对外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或业务方案的至少有广东、甘肃、云南、安徽、河北、浙江、福建、天津等地。

专家认为,这7个群体代表了劳动者中的大多数和关键少数,增收潜力大、牵引力强,对这些群体比较有效的激励,可以抓住“牛鼻”,一发不可收拾,少为城乡居民增收。

(/S2 ) )很多实际技能会促进七个积分组的增收)/S2 ( ) )。

如上所述,在已经提出对策的地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促进居民收入增加的现实手段、硬性手段。

例如,关于技能人才,浙江、广东、甘肃等要求支持要点行业紧缺的技术工人在城市定居、租房、子女入学。 云南还提出要消除紧缺技术工人在全省大中城市定居、购房、子女就学等障碍。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河北省提出,年内全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浙江省确定,大中专学校搞好涉农专业,培养“农创客”“新农人”。 到2019年底,将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脆弱村庄。

对科研人员,广东省经所在单位同意,确定科研人员可以向公司等兼职、高校教师开展多点教育获得合法收入的甘肃省,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离开单位从事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创业期间3年内可以保存人事关系

对微型创业者,河北省建议开展降低成本让利,严格限制对微型公司的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征收,对快速发展前景较好但暂时困难的微型公司,合理明确贷款利率水平; 安徽提出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 对创业失败的失业登记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及时提供各种就业服务。

要求公司经营管理者,浙江加强民营公司创业激励,实行市场准入和公司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切实消除各类隐性壁垒。 安徽省也提出要加强民营公司的创业激励。 不得废除对民间资本分别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设置或提高民间资本准入门槛。

对基层干部队伍,浙江、安徽等多提出,提高基本工资在工资性收入中的比重,实行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广东省还提出要改善基层教师的待遇,逐步提高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生活补助标准。

对于有劳动力的困难群体,福建确定,对实现就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计算家庭收入时,可以按照就业收入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0%~30%扣除所需的就业价格。 截至年底,广东省已确定,有提高职业技能意愿且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100%接受免费技术人员教育或技能晋升培训。

不让误导:增收激励不是简单的加薪

我观察到,很多人看到“增收”一词,都会在意是否意味着会涨工资。

对此,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其核心是激励导向,不是单纯的提高工资和福利,而是通过比较有效的激励,一方面创造创收财富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营造公平快速的发展环境

上述负责人表示:“实施七大集体激励计划,就是要分集体实施政策,分清各要点。” 例如,技能人才要实现高技术者多得多,新型职业农民要推进职业化,中小创业者要降低创业价格,科研人员要实现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这是关键

(来源:中新网记者李金磊)

标题:“多地出台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 七类人收入看涨!”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474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