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土壤环保千亿蛋糕待享 多上市企业受益”

“土壤环保千亿蛋糕待享 多上市企业受益”

2021-07-17 07:32:02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519字,读完约4分钟

继大气、水、固废污染治理之后,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成为另一个环境保护热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目标是到明年全面了解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初步控制土壤污染上升的势头,到明年完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明显改善全国土壤环境质量。

《实务安排》还要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南、中南、辽中南等地区,选择污染区划集中分布的典型区域,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 有关地方应当在年底前完成综合管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开始实施。

中国是世界上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不完全调查显示,中国受污染耕地约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

据悉,此次事业规划已经涵盖了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多方面的文案,同时期限从“十二五”阶段跨越了更长的时期。 因此,环境保护部不会单独提出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

根据安排,到明年,全面了解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控制土壤污染上升趋势,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定期监测制度,基本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 目标是到明年,建设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明显改善全国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保千亿蛋糕待享  多上市企业受益”

《实务安排》还确定要研究起草土壤环境保护专项法规,完善有利于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产业快速发展的税收、信贷、补贴等经济政策。

另外,必须严格目标评价。 建立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目标责任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环境保护部应当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确定任务和时间要求等,定期进行审查,并将其结果报告国务院。

“毒地”的肆虐和国家治理污染的要求为相关领域展现了机遇。 证券公司报告称,土壤监测、土壤修复领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有报告称,目前部分地区土地修复费用已经达到数十亿元至数百亿元,考虑到国内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有房地产开发的诉求,预计市场正式启动后,未来土壤修复的市场空之间将达到千亿元以上

目前,在a股市场开展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中,获得土壤修复合同的已确定为永清环保、铁汉生态2家。 在监测方面,天瑞仪器的主要业务涉及重金属检测分解仪器。

--------------------

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以年建设为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要求公司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大致情况,落实土壤污染治理资金。 参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大致情况,引诱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安排》提出,到明年,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达标率在80%以上。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定期监测制度,基本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耕地和服务人口60%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到了2010年,目标是建设国家土壤环境保护系统。

“土壤环保千亿蛋糕待享  多上市企业受益”

《布局》确定,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明确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加强受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控制,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提高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加快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建设。 将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作为土壤环境保护的优先区域,禁止在优先区域内新建有色金属、皮革制品、石油煤炭、化工医药、铅蓄电池制造等项目。

“土壤环保千亿蛋糕待享  多上市企业受益”

《安排》强调,未经风险判断或土壤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建设用地要求的,有关部门不得颁发土地聘用证和施工许可证。 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区划,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在达到管理之前不得用于住宅开发。 以新的工业用地为重点,建立土壤环境强制调查判断和备案制度。 (证券时报)

标题:“土壤环保千亿蛋糕待享 多上市企业受益”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209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