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融时刊坚持服务资本市场大局,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资讯 > “农林牧渔三成亏损 净资产超六成靠募资”

“农林牧渔三成亏损 净资产超六成靠募资”

2021-07-11 04:36:01 / 作者:冼承志/ 来源:中华金融时刊/ 浏览次数:

本篇文章1618字,读完约4分钟

 

有名的农业类上市公司陷入赤字。 今年三季度,a股农林牧渔业板块有24家企业亏损,占板块整体的29%。 此外,农业类上市公司净资产的63%来源于募股。

虽然也有细分行业很优秀的领域,但是农林牧渔基本上不怎么样。 以种植领域为例,近年来,国家扶持种子领域,许多种子企业热炒,但目前公司利润不断下滑。 例如敦煌种业、荆银高科、神农大丰、万向德农都有亏损。 种植业的14家上市公司中,星河生物等4家去年亏损,但今年第三季度亏损公司扩大到8家。

农业经营不容易

在栽培行业,发财不容易。 * * * ST的大风暴一直被认为是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有安全边界的农业公司,但年爆发的损失出乎意料。 这家企业主要出租土地给农民,收取地租。 并不独特。 香梨股和新赛股、新农开发也是地主,但业绩也起伏不定,香梨股已经被租借了。

最近刚刚爆炸的獐子岛事件再次暴露了捕鱼的风险。 历史上,“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就属于这个板块,蓝田在1999年和2000年间,虚构营业收入36.9亿元,实际为6400万元。 虚构净利润9.4亿元,实际亏损3200多万元。

不仅是獐子岛,好家、东方海洋这两年的净利润也在下降。 数据显示,渔业去年年末和今年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67%和-3.62%。

畜禽养殖业的利润水平也震惊了投资者。 去年末和今年三季度畜禽养殖业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27%和1.59%。 畜禽养殖业去年净利润5077.50万元亏损,其中*st民、圣农快速发展、华英农业、益生股4家企业亏损; 今年三季度,雏鹰农牧、新五丰也进入亏损状态。

这两年,一位投资者支持养殖业。 逻辑是养殖专业化规模化,农户逐渐退出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很容易发展大公司,但实际上并不容易。 连双汇、蒙牛、伊利这样的大公司都不轻易介入养殖行业,你就知道那个行业有多不容易赚钱了。

饲料领域的整体业绩比较好,饲料产业比较稳定,是因为该产业已经集中,容易实现规模效益。

经营依赖补助金

要拆散上市企业,非经常性收益指标不可缺少,如果包括政府补助金等收入在内的非经常性损益所占比例过高,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不好。 与其他领域相比,农林牧渔的非经常性损益不仅普遍,而且较多,成为该板块上市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农林畜牧业去年年末和今年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32亿3000万元和13亿7200万元,今年三季度除去獐子岛非经常性损益-8亿2700万元这一突发因素,非经常性损益几乎占该领域上市公司净利润的一半。 农林牧渔企业的净利润大多依赖政府补贴,很多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超过了净利润。

由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不仅依赖政府输血,也依赖股东。 据统计,截至年底,农林牧渔领域新股募集资金净额434.4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363.07亿元,实际募集资金40.74亿元,共计838.26亿元。 同样到年底,农林牧渔的净资产为1338亿元,也就是说,该领域净资产的63%通过股市筹集了资金。

农林牧渔虽然不赚钱,但很多企业都想做出成绩。 其中之一是多样性。 新农业开发最近通过增加定员来筹集资金,计划奶业的快速发展,但该公司以前曾尝试过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另外,*st大荒还投资了化肥等业务。 但是,许多农业类企业在尝试了一瓶之后,又收缩了。 例如,想将乳业和房地产业务从上市公司剥离的丰乐种业也将房地产业务出售给关联企业的通威股将多晶硅业务出售给母公司。

“农林牧渔三成亏损 净资产超六成靠募资”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基准进行统计,去年年末和今年第三季度,农林牧渔业领域(申银万国领域)净利润合计分别为67.64亿元、55.46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达到1338.03亿元,1509.46亿元。 据计算,农林牧渔去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5.05%,而今年第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3.67%。 数据显示,所有a股企业去年和今年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94%和9.87%。 由此,明确了农业所有领域的投资收益率之低。

标题:“农林牧渔三成亏损 净资产超六成靠募资”

地址:http://www.chinaktz.com.cn/zhgnzx/10412.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篇的内容是在网上转载的,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看了又看的资讯

中华经济时刊网介绍

中华金融时刊关注上市公司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新闻资讯采集报道范围涵盖宏观政策、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运行、上市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动向。长期以来,中国证券报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奉献权威、专业、客观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信力,发挥着引领预期、一锤定音的作用。着力增加有效信息,注重市场报道实用性,方便受众把握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及时了解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各层面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维护投资者权益。